您所在位置: 首页 »本网动态»正文

政府成为企业“好帮手”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4-02-10

 本报讯 (记者郭子芳 刘倩 通讯员骆舒)“原本需要20天才能拿到手的营业执照,没想到40分钟就办下来了!”这是企业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办理工商手续时,感受最深的“马上就办”。

  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该区2013年的经济金融工作成绩单上,多项数据飘红:2013年,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量和总量同比分别增长78.6%、42%;助企融资总额超3亿元;全区现有注册商标2677件,同比增长45.7%……在过去的一年,泉州台商投资区政府经济工作更加重视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服务,在培育市场主体、创造生产经营条件方面贡献突出,成为企业真正的“好帮手”。

  创造条件

  新增市场主体比增78.6%

  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市场主体的体量和参与程度。去年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凭借市场主体数量增长上的抢眼表现,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161户,总量达8260户,同比分别增长78.6%、42%。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该区经济工作相关部门指导区内首家由台湾人独资成立的台资企业设立登记;指导区内首家台港澳与境内合作经营外资企业落地,是全市时隔七年后再次为该类企业办理登记手续。多项落实到位的便企服务措施吸引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入驻。

  据泉州台商投资区工商分局工作人员透露, 2013年该区新增个体工商户1860户,同比增长89%;新增各类企业301户,同比增长30.65%;注册资本17.81亿元,同比增长五成。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户,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分别是去年全年数据的9.93倍和9.38倍……一项项指标的增长速度令人感受到这片创业热土的吸引力和活力。

  服务“金改”

  多渠道助力企业融资

  服务“金改区”、省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建设,2013年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职能全面优化。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少的难题,该区多措并举为企业搭桥,争当助企“红娘”。

  一方面,该区培育金融主体,为融资担保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开辟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已引导注册登记小额贷款公司3家,小贷累计发放贷款25.2亿元,为企业增添资金活力,有力推动该区制造行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引导企业通过动产抵押登记、股权质押登记等方式,突破融资瓶颈。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5件,合同主债权金额1.35亿元,其中单笔融资最高达9000万元;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2例,助企融资2.39亿元。

  同时,该区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允许试点开展民间融资登记管理,支持设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构建信用体系,运用企业信用监管系统,明晰经济户口并科学分类,为企业征信平台建设打好基础。

  去年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已征集录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5553条,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良好企业112户;组织企业申报“省企业知名字号”、信用良好企业等,评选区级“文明诚信企业(店)”50家,上榜国家级“守重”企业名单2家,上榜省级“守重”企业名单6家,为辖区企业的品牌效应和信用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商标战略

  大力推进品牌建设

  积极引导企业推进商标战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截至2013年12月底,泉州台商投资区统计注册商标共2677件,同比增长45.7%,其中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27件、市知名商标32件。泉州台商投资区在过去的一年加大商标注册力度,不断推动“商标战略”,加速品牌崛起,成绩显著。去年以来,全区新增注册商标263枚,同比增长15.5%。

  木雕产业是该区传统优势产业,拥有黄泉福、倪世杰、孙文宏、孙文勇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以姓名注册商标不仅有作品‘保护伞’的作用,在品牌经营方面更具效果。”该区“商标战略”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行业大师的姓名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姓名作为商标,在工艺美术行业容易使消费者将商品与名人联系起来,提升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吸引人们关注,这在企业初创、塑造品牌时效果非常明显。因此鼓励大师们注册姓名商标,树立品牌商标保护意识。

  该区还重点对木雕、纺织和鞋服等行业企业跟踪指导,去年以来共推荐申报省著名商标企业9家,申报市知名商标企业5家;提请奖励新增驰名、著名商标企业每户50万元、8万元,兑现首笔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奖励2.18万元。

  扶持产业

  木雕一条街带动关联行业

  2013年,张坂木雕、佛具、宗教用品生产和销售的发源地和核心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上塘雕艺街改造提升工程启动。随之而来的市场布局、转型,以至原材料市场的供给格局之变都将为世人展现一个传统产业文化突围的新版本。“张坂木雕”将以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打出去,从现有的国内和东南亚市场逐步辐射至全世界,集中展示泉州精美的雕刻技艺,并将带动该区文化旅游及服务业的发展。而这一切,除了企业积极做大做强雕艺产业外,也与该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紧密相关,一系列举措为张坂木雕的转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据了解,为扶持雕艺产业,该区针对台商区传统木雕业开展“申办一批营业执照、组建一个行业协会、发展一群商标品牌、申请一个地理标志、创建一条展示街道”的系统化指导,积极扶持发展,并在去年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该区新增木雕行业市场主体257户,个体户转型为公司17户,原有的家庭式作坊逐步被正规的市场经济主体取代;30多户从业者设立木雕展厅和销售门店,木雕一条街已初具规模。

  同时,该区鼓励张坂镇上塘街的木雕企业沿街设立展示厅,形成“上塘木雕展示一条街”的整体展示窗口。去年以来,“上塘木雕展示一条街”已设立展览厅60多间,成为张坂木雕的形象窗口、展示平台和交易枢纽。

来 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姜琳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