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产经»正文

昂首驶向蔚蓝的海洋 泉州水产品出口东盟增长超四倍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2-07

 

  • 生活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一代代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创造了海上交通与贸易的一个个传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州更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从发展远洋渔业、临港产业、水产品进出口、海洋科技园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拓展海洋合作新空间。□本报记者 谢曦 通讯员洪敦平 黄忠族

    借力“海丝”,泉州现代渔业稳步提升。一组数字可为有力佐证:2014年,泉州检验检疫局共检验监管出口水产品6.65万吨、货值2.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3%和23.1%,出口量、出口值均创历史新高,产品热销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东盟水产品4.73万吨、1.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0.21%和46.23%,其货值已占全部水产品出口的57.83%。

    凭借地利,泉州成为台湾水产品中转大陆市场的“黄金通道”:2014年,泉州检验检疫局共检验监管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进口台湾水产品3.53万吨、2650.90万美元,分别比增242.7%、207.64%,进口量居大陆各口岸首位,超过60%以上的台湾水产品,从泉州口岸“登陆”中转大陆市场。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而泉州石井与台湾金门岛相距仅6.5海里,航程不过1.5小时,采用对台小额贸易方式,货物可随时拼装,机动灵活,船舶靠泊不受潮水限制,运输更为便捷、运输成本低等特点,为台湾水产品“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龙头企业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配套有1.8万吨存储冷库,而石井港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更为台湾水产品“登陆”打下良好基础。台湾渔民捕捞的鱼鲜当天下午就能从金门抵达泉州,再经由泉州口岸集散运至全国各地。

    远洋渔业

    延续渊源远及非洲桑给巴尔岛

    水产品出口势头强劲的背后,是正在迅速发展的远洋渔业。2014年,我市新增远洋渔船7艘,总数达到33艘,总吨位3.9万吨,捕捞产量2万吨,捕捞区域也从中西太平洋延伸到了北太平洋。远洋渔船总吨位和远洋捕捞量均位列全省第二位,预计到2016年远洋捕捞量可占全省1/4。

    宋元时期,达到鼎盛的刺桐港曾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商贸联系,甚至远及非洲坦桑尼亚东北部的桑给巴尔岛。如今,这一渊源正在接续。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天海远洋渔业公司与桑给巴尔合作,农业部批准天海公司7艘远洋渔船赴桑给巴尔开展远洋捕捞。晋江沪港远洋渔业公司也与大连巨戎公司合作,建造22艘单拖渔船、10艘灯光围网远洋渔船,于2013年先后开赴印尼阿鲁岛从事远洋捕捞。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发展远洋渔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与岸上的配套产业共同构成一个集捕捞、鱼货交易、渔需用品市场、冷冻厂、水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渔业产业链,才能带动水产品冷藏加工、贸易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深沪国家中心渔港开放码头设施建设和通关点报批工作,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实现远洋渔船自捕鱼就近快捷通关;推动深沪远洋渔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申报建设晋江远洋渔业基地,为远洋渔船装卸、补给、通关、冷藏、物流提供便利;积极推进深圳联成远洋渔业公司远洋金枪鱼项目、深圳联泰集团南美白对虾种业基地和“深海鱼油”项目落户晋江。

    配套设施建设的推进,为我市开展远洋合作打下扎实基础。今年,我市远洋渔业定下发展目标:力争在规模和效益上取得突破,争取远洋渔船发展至40艘,争取在非洲、柬埔寨、缅甸、阿尔巴尼亚拓展远洋渔业合作项目。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