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拓荒牛”——陈澄清
人物名片:陈澄清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优秀职工之友、省优秀工会之友、省党建之友、省五一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乡镇企业家
人物印象:带领一班敢想敢做的凤竹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搏浪前进,以“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谱写出了一首激荡人心的“凤竹之歌”。被称之为改革开放八闽大地的“拓荒牛”,而这头“牛”至今还在驰骋沙场,锐气不减当年。吃苦耐劳似乎是那一代人的本能,如今已是古稀高龄的陈澄清毅然坚持在岗位上,并且每天坚持工作至晚上八点才下班。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没有资本,没有社会关系,没有各种身份,甚至没有可完整借鉴的经验。”1987年,在几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几个农民凑了30万元。一间厂房,20几个工人——晋江凤竹针织厂成立,这便是福建凤竹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事业刚刚起步,陈澄清经过仔细研究,和其他几位股东进行了明确分工。获取市场、人才、技术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他几上北京,终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达成共识,组建了“科研生产联合体”,投建漂染生产线。同时,凤竹公司还引进中国纺科院一批高科技人才;接下来的几年里,陈澄清走遍全国各地,寻求市场。
31年的时间,陈澄清领着凤竹公司开辟出一片天地。如今的凤竹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针织漂染专业厂家和针织品生产基地。凤竹公司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证书以及Oeko-Tex Standard 100 I类认证,该标准是最为完善、权威、严格的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要求“对婴幼儿的皮肤无伤害”。2005年通过ITS公司的Intertek生态产品I类认证,突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并为纺织行业的清洁生产起了表率作用。每当拿出这些证书的时候,陈澄清的眼中都充满了自豪。多年来,他执着的环保终于给他带来了收获。这也印证了这位“久经沙场”的老企业家的眼光是独到的,是具有前瞻性的。
解决污染 排除后顾之忧
纺织印染企业的特点是污染排放量大,污染治理问题是企业的根本,否则企业终究会被社会淘汰。陈澄清认为,国家对企业的环保要求不是在限制企业发展,相反恰恰是在保护企业。早在一些小型漂染厂谋发展的时候,陈澄清就开始着力治污染了。
(凤竹纺织污水处理流程图)
31年来,环保工作与公司的发展齐头迸进。早年,凤竹公司与福建环科院合作,利用一家倒闭的国营糖厂的污水站,用较少的投入解决了发展初期的污染困扰。1989年,凤竹公司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投建漂染生产线就同时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并维持连续运行。先后经过五期扩改建工程,建成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平达到并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并配套建有日处理规模为8000吨的反渗透膜中水回用设施,进行循环利用。
(凤竹纺织污水处理厂)
为充分发挥凤竹集团污水处理设施的效能潜力及运行管理经验,1998年,陈澄清接受了附近两家漂染厂的委托污水集中处理,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这两家企业污水处理的难题。凤竹公司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与贡献已为社会所广泛认可,公司历年来多次受到国家环保部门的表彰。
31年来,闽南一带小型漂染厂相继整顿,改善或遭限产限排,而凤竹已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以科技为先导 切入市场
除了大刀阔斧地改善环保,陈澄清还相当重视技术。为尽快与国外的先进染织技术接轨,他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资金与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1991年凤竹与香港外资公司合作,组建了福建晋江凤竹针织漂染实业有限公司,把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凤竹。他制定了“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大高新技术的投入力度,积极致力于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相继投入1500万美元引进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90年代先进设备和最新技术。1991年以来,凤竹每年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新技术项目的科研开发,在业内首先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全方位提高产量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迅速使企业专业装备及基础设施的技术含量均跃居国内同行领先水平,以织造、染整和漂染筒子纱线为代表的专业设备80%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具备年产针织坯布11000吨,筒子色纱3000吨,摇粒绒7000吨,染整加工35000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福建省最大的针织漂染专业厂家和针织品出口生产基地。
在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与技术的同时,陈澄清做到了设备、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使用一流设备、一流技术,创造一流产品,并通过每年参加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全面了解国际的最新信息,选择最佳性能的设备,采取逐步淘汰、选优引进、配套到位的更新方法,使公司80%的专业设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产品的技术指标可按客户要求达到国际质量标准。 同时,建立了较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了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环境,在产品研制、开发上,注重科技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每年用于科技的R&D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6%,高新技术产品所创造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8%以上,对公司年税后利润的贡献率达到82%。
(凤竹纺织技术中心)
凤竹公司技术中心是陈澄清的“定海神针”,该中心已由“省级”晋升“国家级”,表明凤竹公司研究开发和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已居于领先地位。陈澄清坚持一个信念,企业要想获得规模效益,实现超常规发展,必须要以不断的高科技投入为保障。自创业开始,他便不停探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切入点。
人才是生产力 管理亦是
在31年的企业运作中,陈澄清深刻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陈澄清心中,凤竹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可以学习进步的大家庭、一个可以表现的大舞台。在陈澄清的影响下,凤竹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是从香港引进的公司高层,同时拥有印染和纺织化学两个学科专业知识,具有20多年的国际知名化工企业担任总裁的经历。为了留住人才,凤竹公司的薪酬一贯都是向科技人员倾斜。
陈澄清认为,只有劳动创造的财富才是健康的,社会才能包容。所以,凤竹公司始终把社会效益的好坏放在与企业发展、职工利益同样重要的位置来看待。
陈澄清始终忘不了创业之初的教训。初创之时,凤竹公司第一年的收益为2万元,由于账目不健全,公司被税务部门罚款1.5万元。这段经历让陈澄清终身难忘。从那以后,凤竹公司就一直把遵章依法纳税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凤竹公司谋求上市的时候,详实规范的财务文件让中国证监会不敢相信,动用8个审计人员查了20多天,采取客户函调、账实核对等多种方法进行审查,最终不得不信服。陈澄清的态度十分鲜明:“一个企业如果靠自身发展无法赚钱,而要靠偷漏税,那是一点前途都没有!怕税务局的企业永远长不大。”
对那些昙花一现的民营企业家,陈澄清这样认为:“当代很多民营企业家原来都比较穷,想改变命运的心情非常迫切。在创业过程中,他们确实殚精竭虑地打拼,才好不容易有了今天。但恰恰就在这时,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在金钱、物质、荣誉、美色面前丧失了基本的理智和判断力,就出了问题。”
全新启航 再创辉煌
凤竹厂区虽山清水秀,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跟随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我始终看好中国经济,坚信未来会更好。”于是,风竹纺织在陈澄清的带领下斥资搭建新厂。凤竹安东新厂项目位于泉州经济开发区安东园,项目总投资8.5亿,年产高端针织面料5万吨。2018年3月开工,预计2019年12月完工投产。
(凤竹纺织安东新厂)
凤竹纺织安东新厂整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政策要求进行设计,引进25项智能、绿色高科技制造技术,匠心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染整企业,为行业的发展树立标杆作用,为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31年,始终坚持在主业上,这是陈澄清引以为豪的坚持。如今,陈澄清已是众多荣誉加身,无疑是个成功的企业家。“表面虽风光,背地里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陈澄清坦言,虽然做企业难,但带着历史的使命,带着对事业、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他会一直做下去。“以前,我总觉得我还是有点成就。现在看来。我就跟那牛似的,不停地围着磨盘拉磨,一辈子围着凤竹这个‘磨’永无止境地拉下去,争取为社会进步多做贡献。”陈澄清打趣道。
人物对话
记:在您的行业中,改革开放今夕对比强烈吗?
陈:对比很强烈,在技术方面,凤竹可以说是做了很多革新。市场方面,消费能力变强了,带动了我们上下游企业。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一直在成长,一直在进步。我们也跟随着社会的进步一起进步。其实不止体现在纺织行业上,更体现在社会民生上面。改革开放给予了我们如今的好生活,我们都要感谢改革开放。
记:为什么31年来,一直坚持做主业,有没有想过往其它方向发展?
陈:我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我为此感到自豪。我认为想做好一个企业,必须在这个行业里沉淀下来。在大变革的时代,更需要我们去学习,更需要我们去专注。特别是遇到危机的时候,我们更不能动摇,扎根在这个行业里,这样你的抗风险能力就会比别人强。
记:您的许多同龄人很早就退休了,您为什么到现在还坚持在岗位上?
陈:我和凤竹一路走来,共度了31个春秋,他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无论前方是阳关大道还是悬崖峭壁,我都想陪它走下去。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