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制定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1-07

禽蛋、水产品等安全保障能力。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农田标准化、农业良种化、生产机械化、种养规模化,建设智慧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值超十亿元的特色农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特色村,创响“海丝泉州·绿色农业”品牌。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建设一批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专业电商平台,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中央厨房、体验农业、乡村旅游等,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25.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完善乡村规划体系,留住乡愁,留住记忆。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保障农房安全和建设质量。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一革命四行动”,梯次建设“绿盈乡村”。分类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线杆杂乱等问题。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培育造就新型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26.激活农村发展动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互换、双向流动。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实施村级留用地政策。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村三资管理机制,实施村财镇管规范提升行动。集成推进农业行政执法改革。巩固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深入推进林业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质。

八、加快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

按照省委关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厦漳泉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等建设部署,优化提升以“一湾两翼三带多支点”为主架构的空间开发战略格局,调整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加快城市由散到聚,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带动能力,形成区域发展增长动力源。

27.高标准推进跨江发展。以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为引领,布局建设面向市域的综合服务高端职能环,集中力量跨晋江联动两岸、跨洛阳江梯次开发,推动新区古城联动发展,加速聚湾强心、实质同城,形成“两主三副”的环泉州湾城市中心体系。环湾主中心,重点打造未来城市发展的样本。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两江四岸环湾为主要承载,高质量谋划环湾城市新区,集聚商务办公、商贸会展、金融服务、高端酒店、创新研发等功能要素和科教文卫优质资源,建设面向海丝、面向港澳台侨的城市门户,建设支撑市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高地,建设传承中国传统营城智慧的闽南新城,建设彰显自然人文荟萃的魅力湾区;以晋江、洛阳江入海口区域为核心,加强环湾沿江的城市设计、景观风貌管控和生态治理,以中央商务区开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河口湿地保护等为牵引,精准打造一批高品质城市单元,形成组团式城市链群。古城主中心,重点打造古城活态传承的典范。做好“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强化原真性保护、活态化利用、功能性提升、生态型修复、家园式共造,以文化特色增添城市吸引力;引导古城业态更迭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提高历史文化场所密度,补充国际化旅游服务配套,深化国际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努力建成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宗教博物馆和体验原真闽南文化核心区,打造“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全面推动晋江、石狮和台商投资区建设现代化城市副中心,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有步骤、有秩序、有亮点地落实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公共配套,提升核心增长能级和区域发展向心力,加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推动发展空间环湾向湾、精明增长,增强对中心城区的经济支撑和传承梯度作用。

28.高起点推进跨域融合。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探索市际毗邻区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增强泉州在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的链合作用。南翼区域,聚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两岸科技创新高地和未来城。以省级半导体高新区“一区三园”为引擎,梯次推进工业城、科技城、未来城建设,谋划环围头湾全域一体发展;对接翔安机场、厦门港,畅通对外海陆空通道,实施海港功能互补、空港错位发展战略;规划建设临空协作区和泉厦科创走廊,叠加多区政策效应,努力建设闽西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省重要发展极核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北翼区域,聚焦港产城联动发展,打造东南沿海新型重化基地。发挥深水良港优势,探索湄洲湾一体化发展,促进石化、船舶、能源等产业链互补提级,共建闽中出海大通道和能源大港;整合泉港、泉惠石化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共享产业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建好绿化隔离带、专业物流通道,加快建成全球一流的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西部区域,聚焦区域优势互补,打造厦泉三发展轴的门户通道。坚持生态优先,鼓励安永德和南安西北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释放发展空间活力,建设面向中西部开放合作桥头堡;纵深推进泉三、泉龙山海协作,深化跨区域产业链布局、供应链协作,建设贯通山海、联接中西部的重要通道。

29.推进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突出东聚西保,科学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资源要素和产业集中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立健全“跨江发展、跨域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市级对重大战略规划、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平台建设和产业功能布局的统筹引领,充分发挥县域主观能动性,协同打造经济新增长极和城市动力核。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试点。推进县域大城关提质扩容,有序布局一批县域副中心、重点镇。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特色镇率先发展,打造服务带动周边乡镇、农村发展的典型示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施促进城乡就业创业的落户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力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30.加速打通城乡交通大动脉。区域突出速达,疏通内陆与沿海高速梗阻,推动闽西南高速公路闭合成网,重点推进沈海高速扩容二期、泉三高速扩建、泉梅高速、安溪至翔安、安溪官桥至大田广平、晋江至长泰、德化至永泰、泉厦金等高速公路建设,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协同区2小时通达”的紧密型区域交通圈。环湾突出集聚,强化市域快轨支撑城乡一体化,推进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建设,争取地铁系统早日获批投建,构建大中运量公交为主导、多级公交网络合一、换乘便捷高效的公交体系;深化“聚城畅通”工程,推进跨江跨海通道建设,加速高快一体化,打通城市微循环,打造“半小时生活圈”。强化中心市区与周边组团快速联系,提升国省干线通行能力,分流过境交通,以交通带支撑科创带、产业带,增进沿线科创载体、产业组团串联融合,打造“1小时经济圈”。

31.系统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强规划统筹、分类指导、连片策划,全面改造与微改造相结合,有序推进老旧片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系统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推进市县污水管网全覆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实施智慧设施建设工程,打造“智慧城市”大脑,探索未来社区建设,推动治理方式向精细化转型、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加快建筑业现代化,培育新时代建筑业产业工人大军,打造一批古建筑、石材幕墙安装等细分领域冠军企业。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

32.大力建设“海上泉州”。坚持陆海统筹、向海进军,建设海洋强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做强做优海洋渔业、船舶修造、海工装备、海洋能源、临海重化等产业,培育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滨海旅游、海丝旅游,布局一批“海上牧场”。建设智慧海洋,提升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深化渔港经济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渔镇、渔村繁荣发展。支持创建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市、区)。融入全省港口一体化,统筹推进五大港区连片开发、错位发展,加大力度补齐大型深水通用泊位、邮轮泊位、公共航道短板,提升泉州港口核心竞争力。强化海洋环境治理,推进岸线自然化和生态修复。市县合力打造现代化湾区。

33.全面振兴老区苏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老区苏区工作,继续争取扶持老区苏区发展的政策,完善和落实对口支援机制,确保老区苏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坚持绿色、红色、特色导向,鼓励老区苏区发展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电子商务和文旅康养等产业,争取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发展红色旅游。加快补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量,加大技术、人才协作力度。

九、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守正创新,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34.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打造“泉民开讲”理论宣传教育新平台。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弘扬“惠女精神”“美岭精神”,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35.打造世界级文化都市品牌。擦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等世界级文化名片,开展“海丝泉州”城市营销,提高城市文化辨识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全力以赴推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助办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结合古城修复、城市更新、新区开发,保护历史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加强考古工作体系化建设,建好考古和遗产研究基地。深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建设,实施海丝文化交流工程,办好海丝国际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建设中国海丝博物馆等文化新地标,增强著名侨乡、台胞祖籍地的文化感召力。办好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赛事。

36.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深耕有温度、国际范的现代城市文明,彰显爱拼敢赢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升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精心培育文化微生态,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创新“一县一品”特色项目,打造公共文化特色品牌。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复兴广义泉州学。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网络传播平台,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提高决策咨询能力。

37.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龙头、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带。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掘进文化富矿,丰富文旅矩阵,建设全域生态旅游市。环湾一体串联打造国际慢城,让古城焕发新活力;贯通山海并联打造最美海岸带和精品内陆带,整合展示沿海古卫城、古渡、古塔、古桥资源和滨海景观,点线面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活化升级、连绵成景;跨界创新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打造时尚工艺、滨海雕艺、茶文化、香文化、瓷文化、石文化等文旅产业集群。

十、持续实施生态市建设战略,打造自然亲和的山水田园城市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高颜值的美丽泉州。

38.深化拓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严格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控和环境准入,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完善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深化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健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公益林分类补偿机制。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制度。健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终身追究。

39.推进生态连绵带建设。点线面、分时序推进生态屏障区、生态廊道区和生态体验区建设,依托蓝绿交织、山水相融的天然本底,勾勒主题内涵突出、自然人文交融的“人工近自然化”休憩空间,让丛林野趣有机融入城市。生态屏障区以城镇集中建设区及周边为重点区域,以北部、西部自然山水为骨架,打造一批特色郊野公园。生态廊道区以城乡集中区为重点区域,构建“一湾一环十廊”,串联山水林田湖草城,塑造枕山面海的景观展示面。生态体验区以城镇开发边界内为重点区域,加快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街头绿地及绿道系统建设,水线山线海线闭合成环,逐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40.促进绿色发展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深化“生态+”优先行动,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园区示范创建,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绿色金融、绿色建筑和环保产业。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园区试点建设。深化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完善工业、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海洋资源保护开发制度,严管违法违规用海行为。构建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

41.提高生态系统质量。统筹推进晋江、洛阳江等流域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深化水土保持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推行林长制。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开展绿化美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外来物种管控。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工程,强化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强化面源污染精细管控,加强跨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实施碧水工程,强化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实施碧海工程,深化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提升海域、海岸线和海岛生态质量;实施净土工程,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强化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深化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和工业园区污水治理,加强石化园区、集控区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控。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能力。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十一、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面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强市。

42.高质量建设重大开放平台。全面融入全省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巩固拓展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北非等开放合作。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争取增设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泉州新片区,探索设立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进一步推动投资、贸易、金融、运输、人员往来等领域自由化便利化。争取国家高新区、泉州开发区扩区调整,推进综合保税区、陆地港等创新升级,推动各类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高质量发展。

43.提高国际贸易和投资水平。深化外贸转型升级国家级示范基地和省级示范县建设,实施市场多元化、外贸品牌化战略,建设外贸强市。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石狮服装城、晋江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提质扩容、错位发展,扩大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效应。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精准招引外资大项目大企业,提升利用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水平。扩大机电、鞋服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进口规模,积极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红利,深入研究对接政策条款,主动拓展与成员国地方经贸合作。实施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深化品牌境外行、海丝行活动,鼓励泉商泉企走出去开展海外并购、国际品牌创建。高标准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布局海外仓、运营中心,加快建设中意“两国双园”,稳步拓展至欧洲重点国家。

44.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跨境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持续拓展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行关、港、贸、税、金一体化运作。推进跨关区通关一体化建设。加强泉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配套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商投资法,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健全促进境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完善企业跨国发展法律援助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着眼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城市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具质感。

45.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坚持多劳多得,鼓励通过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增收致富,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实施“四大群体增收计划”,增加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重视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46.实施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强化就业公共服务,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加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施“技能泉州”行动,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47.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建立公平公益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深化教育督导、教育评价改革。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教园区布局,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鼓励发展现代产业大学、产业学院,构建产教协同育人体系,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支持在泉高校资源整合、布局优化,建设“双一流”、特色优势学科,引进国内外名校,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48.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实失业、工伤保险各项待遇。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49.全面推进健康泉州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编制使用和人事薪酬等制度,推动“三医联动”向“全联”“深动”发展。抓好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统筹推进市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医疗集团实质性运行,高位嫁接优质医疗资源,融合发展互联网医院,补齐医疗卫生供给短板,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争取若干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格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实施中医药固本强基工程,深化名医名药名科名院建设,创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支持社会办医。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良好风尚。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推动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深化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和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建设,增加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培育养老新业态,发展养老服务业。创建一批老年友好型社区,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50.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强基促稳”创新实践和制度固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集成创新,以综合化治理服务网格为载体,完善网格化信息平台、工作导则,推行“网格化+职能应用”服务管理模式,构建战区化镇(街)治理服务体系、多元化村居(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和制度化基层治理服务支撑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巩固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长效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办理闭环和反馈渠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深化社会末梢“微自治”模式,落实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完善“三社联动”机制,激发社会单元自治活力。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探索设立社区基金会,支持群团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发挥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十三、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泉州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国家安全战略部署,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切实防范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风险,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5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房屋结构安全、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治理,织密“从根本上消除隐患”的责任链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构建国门生物安全综合治理体系,持续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开展灾害风险普查,加强精准监测预警,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推进水库、堤防和水闸除险加固,提高洪水优化调度水平。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52.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强化跨部门跨区域经济安全协调协作,建立健全经济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保障和维护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领域安全。常态化开展供应链风险排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粮食和重要副食品生产稳定,加强粮食仓储、物流和应急供应能力建设。实施能源安全战略,提升能源储备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确保生态安全,维护新型领域安全。

53.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落实平安建设目标责任制度,健全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四门四访”等信访制度和各类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实施“智慧政法”战略,“E通政法”实战赋能,健全跨部门大数据平台和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深化“雪亮工程”建设联网应用,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完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个人极端、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全面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下转第五版)

[strong] 54.巩固国家安全防线。[/strong]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积极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点区域。统筹推进军用设施与民用设施规划建设。实施“七个一”品牌工程,培育发展军民融合领军企业、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区,优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进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促进“民参军”全覆盖。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全力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健全强边固防机制,开展海防城网融合工程试点,推进“智慧海防”建设。持续加强双拥共建工作,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争创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十四、深化对台各领域融合,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着眼大局大势,注重落细落实,主动先行先试,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发挥更大作用。

55.深化经济领域融合,探索产业合作新路径。聚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能源石化、生技医疗、金融服务、新基建、文旅文创、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做优民间商谈机制,精准对台招商引资引智,促进两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协作,参与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凸显涉台功能性区域合作平台作用,加快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两岸石化产业合作基地和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城市,支持泉州台商投资区先行先试并建设台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高地,推动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永春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和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等升级发展,高质量办好涉台经贸展会,打造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区和重要承载区。优化涉台营商环境,健全台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服务机制,引导和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强链补链,推进泉台科技协同创新,推动与台湾高科技企业、领军人才共建创新平台。深化行业标准共通,提升对台贸易监管服务水平,促进泉台商品流通无缝对接。拓展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加强泉台民间征信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支持在泉台商台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56.深化基础设施领域融合,落实应通尽通新任务。筑牢泉州向金门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成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做好水源地管理、海底管道维护和上游水生态综合治理,保障水质水量,发挥长期效应,探索以水为媒,做大做优“小三通”黄金水道,打造金马“新四通”的工作样板。加强对台直航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的泉台海空直航方式,推进泉厦金通道战略预留和前期研究,完善海上、空中直航条件,拓展对台客滚运输,加密航点航线航班,促进港航物流深度融合,打造两岸直接往来的门户枢纽。

57.深化社会领域融合,实施同等待遇新举措。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强化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构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服务体系。落实落细惠台利民政策举措,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促进在泉台胞社会服务保障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高。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泉实习就业创业,建设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人才社区。推进泉台基层治理交流合作,探索完善泉台合作乡建乡创新模式,支持台湾同胞参与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

58.深化文化领域融合,赋予文化交流新内涵。巩固拓展两岸闽南文化和民间基层交流交往成果,精准发挥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省级对台交流基地和众多宫庙宗祠等重要载体作用,持续办好海峡论坛泉州分论坛活动和祖地文化交流活动,大力支持“首来族”登陆,擦亮对台“民间信仰、宗亲宗族、传统文化、青年一代”四大特色交流品牌。实施涉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传承计划,推动两地共同整理研究涉台谱牒文献,共同构建闽南文化传承体系,创建两岸融合发展文化教育交流基地,建设两岸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促进两地文旅、文创、文传、工业设计等产业和市场融合,以祖地情缘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更好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扩大教育、科技、卫生、司法、档案等各领域交流合作。

十五、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59.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落实激励干部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八条措施和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十条意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放,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突出见人见事、分级分类,加强政治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加强政治巡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60.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发挥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61.深化法治泉州建设。坚持法治泉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逐步实现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更好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健全宪法实施与地方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健全普法责任制,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62.深化泉港澳侨合作。积极参与闽港闽澳“并船出海”,深化与港澳侨在金融、物流、旅游、文化、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力争泉澳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完善联系联谊平台,建设港澳青少年实习实训基地、双创中心,深化“海丝情·中国梦”港澳青年精英故乡行等品牌活动,促进泉港泉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加强新时代侨务工作,弘扬优秀华侨精神,加强与海外侨团侨亲联谊联络,深化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保护利用侨批档案文献,多渠道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引导和支持华侨华人参与泉州现代化建设。发挥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等平台作用,拓宽南南合作民间对话渠道,拓展对外友城网络,深化与沿线城市交流合作,做大“一带一路”朋友圈。

63.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本次市委全会精神,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区域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确保“十四五”发展各项决策部署做细做实做成。

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传承弘扬“晋江经验”,铆足干劲再出发,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泉州篇章!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MZ011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