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苑创泉郡首家茶庄
在泉州众多装潢精美、厅堂宽阔的茶店之中,静立于涂门街讲武巷中的这家“泉苑源源茶庄”或许并不出众,但推开大门却是“别有洞天”,古意盎然的“陆羽”雕像与华国锋等政界、文化界名人的墨宝交相辉映,为这间茶香盈室的店面平添一份诗意。
古城从不乏传奇,这家低调得“大隐”于时光和闹市之中的茶店,其前身就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这一个半世纪中,不论是世居泉州之人还是偶经此地的旅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张泉苑茶庄”。
即便已经淡褪了铅华,这间茶庄却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气质,无处不体现出岁月熏染后的淡定和宁谧。
虽然有着“胭脂”这样香艳的名字,临近涂山街(原涂门街)的胭脂巷却从来与风月无涉,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样一个让人一听就心生好感的名字,这里在旧时一直是泉州经久不衰的闹市,不论是漂洋过海而来的番商,还是临近地区的小贩,都愿意在这个热闹繁华之地摆个自己的小摊。
1813年,来自同安县(原属泉州府,1973年始改为隶属厦门市)西塘乡的张白源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胭脂巷口摆开了自己的小茶叶摊,因他不仅经商以诚信为本,茶叶也确实物美价廉,很快就积攒下一笔不小的本钱。不久,张白源便在胭脂巷口租下了店铺,创设了“张泉苑茶庄”。现在,普遍认为这就是泉州城区最早创办的茶庄,可谓“泉郡第一家”。
茶庄开张后,因张白源经营有方,生意日渐兴隆,收入更是逐渐增加。在泉州站稳脚跟的张白源先是在他的“福地”胭脂巷口买下了店铺,后又在胭脂巷附近的灵慈和后城盖了房子,富有远见的他又在闽北著名的茶叶产区武夷山承包了一片茶山,以此作为事业发展的“后盾”。
19世纪末期,安溪茶尚未完全被饮茶者赏识之前,武夷茶就是闽粤市场的主流茶产品。而据民国时期的《崇安县志》记载,武夷山过去“民智未开,生产落后,揆其故,皆不知注重职业所致也”,当地人虽然坐拥茶山,却对制茶手艺不甚精通,于是,当时已经深刻意识到茶叶的质量是决定茶店竞争关键的泉苑茶庄的经营者们总是在采茶、制茶期间派出大量富有经验的族人和职工前往产地监督、指挥,以确保制作出质量上乘的岩茶。
因为对质量的注重和追求,张泉苑茶庄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发展阶段,甚至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名牌。
张泉苑茶庄的经营者们很早便有了品质控制的意识,不仅遍访闽粤著名茶山力求茶叶来源最优,而且每到采摘季节就高薪礼聘工人以鼓励其认真采制,焙茶师傅也大多是从江西请来的名师,烘焙完毕后还要封存4年,再打开逐包泡试,以作最后鉴定。只要发现茶叶稍微积水或伤火,就毫不犹豫地降为中等品或下等品,这是张泉苑茶庄的独到之处。
当时,张泉苑茶庄所出售的茶叶主要有水仙种、铁罗汉、白鸡冠、木瓜、雪梨、蕙蓝、福顶、磊石等,其中以水仙种和铁罗汉最负盛名,由于不仅选料极精,在制作时又结合了陆羽《茶经》的经典办法和泉苑人数十年的制茶经验,且拼配、定级都近乎苛刻,所以这两种茶叶不仅喝来香润可口,而且还具备治疗疾病的特效。民间传说,旧时人们若是患伤风发热、目赤头痛或大便不通等病,有些医家甚至索性不开药方只叮嘱“多喝些张泉苑茶庄的水仙种或铁罗汉”,往往“茶到病除”。在张白源的后人张聪明执掌期间,张泉苑茶叶深得晚清泉籍名宦陈宝琛赏识,被誉为“茶中至尊”。
1898年,在陈宝琛推荐下,张聪明挑选的5个茶品参加了法国巴黎的国际博览会展,凭借茗品的清香和润,获得了铜奖,一时蜚声海内外。因为有着叫得响的品牌和过硬的品质,张泉苑茶庄的茶叶不仅是当时闽南地区居民争相采购的佳品,更成为为远行之人“送顺风”及海外华侨“最拿得出手的礼品”,南洋的华侨甚至经常汇款回泉采购,使其就此拥有了国外的市场。
1881年,张泉苑茶庄经历了其经营历史上的第一次火灾,除厨房外,店铺几乎全被焚毁,但由于茶店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已积累了相当的财力,且张氏族人和好团结,群策群力共担风雨,当时的经理张聪明亦勇于任事,张泉苑茶庄不久就重建起来并很快就恢复旧观。
1917年农历十月初五夜,张泉苑茶庄第二次遭遇火灾。与第一次火灾一样,茶庄除厨房一处幸免外,全部成为焦土,茶庄的栈房也被焚毁四分之三,储存在店中和栈房的岩茶尽数化为乌有。而此时任茶店经理的张丕烈(又名张伟人)却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迅速筹措资金,于灾后不足3个月就继续开门营业,且锐意改革,继续扩大茶山的规模并将制茶的方式形成制度,使得张泉苑茶叶的质量得到提升并更趋稳定,生意甚至比火灾之前更加兴旺,形成了张泉苑茶店的中兴之势。
然而,随着抗战爆发,国内外交通断绝,民生凋敝,茶店的经营陷入低谷直至关闭。新中国成立初期,张泉苑茶庄恢复经营,甚至还在香港设立了总代理处。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时,张泉苑茶庄总资产达到7万多元(银圆),占总股本72%左右,这还不包括武夷山的茶庄,在当时可谓“殷实”。
但由于种种原因,张泉苑茶庄在之后的几十年间悄然湮没于历史的烟波之中,少有声息。
不过,这家传奇的茶庄显然并不甘于如此沉寂下去,听着“张泉苑的故事”长大的张白源第七世孙——张维平在蛰伏茶叶界数年之后,终于重竖“泉苑茶庄”的旗帜,仍在涂门街的讲武巷中开设了以自己乳名命名的“源源茶庄”,两年后,冠以“泉苑源源”之名。
上好的红茶,总是要经过时光的抚触和岁月的熏染才能生发出独特的醇香,“泉苑源源茶庄”的历史似乎亦是如此。因为有了积淀,便成就了传奇。但愿这茶香恒久远,美名永流传。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