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刺桐风情»正文

初一贺正与初九敬天公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6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从正月初一至初四,人们欢度春节。初五,百业经营,但一直要到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民谣云:“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囝婿(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食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圆(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怎么就这样过去了)。”

正月初一是泉州人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摆上三牲、果合(需有红柑或红橘、柿饼)、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即“开门爆竹,迎春纳祥”,俗称“开正”。家家户户总喜欢把柑橘放在过年米上,客厅还摆一盆长满小橘子的橘树;待客的甜盘中,也有红柑或红橘、柿饼。这是取大吉大利的意思。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早起盥洗,穿上早已备好的新衣。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餐后即出门走亲访友。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古例“贺正”有讲究,一般是初一到亲戚家“贺正”,初二向朋友、邻里“贺正”,初三“贺正”已属不敬。故俗语说:“初一亲,初二邻,初三‘闇歁神’(自高自大之意)。”如今,“贺正”则一直延续到元宵。过年前事先备好蜜饯和糖果,有客上门拜年,即要奉上,或喝甜茶、咖啡,并说“请甜”或“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为古“奉茶”之意。在闽南,吃特定的甜点还有特殊的寓意,像“食甜,愈来愈后生”、“食枣,汝好我也好”等等,这些话用闽南语说来和谐动听。

女儿回娘家“贺正”是在正月初二,泉州民俗称之为“查某仔、囝婿日”。这一天清早,女儿、女婿,穿着盛装,随带鸡、猪脚、面线、猪肚、糕粿和糖果饼干等,一起回娘家拜年。岳家设宴款待。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分给未成年的晚辈(一般指未婚者)。这一“红包”,即压岁钱。“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即“压祟钱”,避免恶鬼妖魔伤害,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晚辈。压岁钱不在于钱多少,它以红纸包裹,红纸象征好运。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忌吃稀饭,否则以后外出会“半途遇雨”;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须刀切的食物,除夕即已准备周全);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唯恐一扫而空;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到了正月初四,就该接神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灶君上天述职,正月初四回来,家家户户于该日迎灶君,意求灶君保平安添福寿。旧俗送神均在下午举行,接神则在初四清早举行,即“晏(晚)送神,早接神”,其意在于要把神早早接回,让神佑护的时间尽量延长。接神的礼品与送神时略同,也是三牲果合、金香烛炮,先焚香迎接神祇下降,斟酒祭献之后,再鸣炮烧金,以示欢迎。并祈求诸神佑护合家大小,一年平安如意。


敬天公    

正月初九,泉州民间普遍“敬天公”。敬天公要筹备糕粿、三牲、五果、六斋、搭饭、清茶、香花、烧酒等供品;要设置“天公坛”,将1张或数张八仙桌架在长板凳上,系上红布。坛上靠后摆放“天公纸”或纸扎的高大“天公庙”,代表天公神位,供品全部摆上神位前。神位前还摆上1个红橘灯,上写“心”字,俗称天公灯,表“一心诚敬天上至尊”之意。初九从子时起,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点亮“天公灯”。凌晨或天快亮时,长辈领着合家大小在坛前跪拜,叩谢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顺舒的浩荡天恩,祈愿来年天公赐福,风调雨顺,并许愿日后隆重酬谢。个别地区也有将“敬天公”仪礼安排在正月初一凌晨提前进行的习惯。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