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刺桐风情»正文

正月十五闹花灯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6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对泉州人来讲,元宵要比春节热闹得多,元宵的活动更侧重于娱乐,是泉州人的狂欢节。

泉州的上元圆(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碎,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橘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数次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正月十五这天家家以以上元圆供祀祖先、神明,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元宵夜有孝敬神祇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亦寓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嘉兆。

元宵节的重头戏还是正月十五及前后的“闹元宵”活动。出门游上元,看花灯、焰火,猜谜语,攻炮城等。文艺踩街丰富多彩:化装游行有宋江阵、踩高跷、迎阁、骑马队、舞龙舞狮、火鼎公火鼎婆,乐队有南音、十音、车鼓阵、笼吹,舞蹈有踢球舞、拍胸舞、剑舞、扇舞等。

攻炮城是泉州元宵节喜庆活动项目之一,有时在中元节及普度期间也举行。制作炮城需要内行的师傅。先用竹木、麻线、铅线和铁钉等材料搭起“炮城”的框架,高约10米,分若干层,形状有方有圆,也有三角形。框架搭好之后,焰火师傅根据财力及要求,设计制作多种焰火图景,置于“炮城”四周,层层而上,一直到最高点。最高处则设置一个特别精彩的节目。每个节目都有一个火眼,也是节目的火药心。攻炮城者把点燃的鞭炮扔到炮城上,那燃烧的鞭炮如果正好点燃火药心,就能引燃这个节目,使这个节目的焰火全部燃放,引燃者可以获得奖品。

闹花灯是元宵节期间泉州最重要也是最有名的活动。元宵节亦称“灯节”、“灯夕”,家家张灯结彩闹花灯。泉语“灯”、“丁”同音,寓意人丁兴旺。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带到泉州。南安丰州是泉州的发祥地,泉州元宵花灯的习俗,也是从这里盛行传开的。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傅实为了表示效忠朝廷而建唐王宫(即桃源宫),上元时按照长安结灯的仪式,祝天子万年,与民同乐。这就是桃源上元点灯的开始。傅实迎娶大族黄守恭五世孙女为夫人后,隔年上元节前,黄家父母因最疼爱这女儿,特送来红、白莲花灯一对,预祝早生贵子,合家欢乐。从此,开泉南上元送灯的先河。传到后来,有年内出嫁尚未生育的女儿,娘家在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派小舅子或男童到新郎家送莲花灯、公鸡灯、带尾蔗等,祈祝早日“出丁”。莲花灯需1对,一红一白,白色代表男丁,红色代表女丁。如女儿已生育但没生男孩,只赠“观音送子灯”。莲花灯和公鸡灯在送达那天一同点亮1次,正月初七或正月十五再点1次。此俗沿袭至今。


元宵闹花灯    

“灯节”在宋朝发展到顶峰,花灯之盛,冠绝天下,形成“上品花灯”,有“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之说。特别是南宋,在泉州设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来泉州定居的皇室宗亲。他们仿照临安灯节大放花灯,使得上元的活动热闹壮观。宋《五杂俎》誉称:“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甚至连京城杭州点灯都委托泉州太守、南安知县雇工精制。泉州花灯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类别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无骨灯”和“料丝灯”。其中“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丝灯”则八面通透,采取镂空的做法,点起灯后整灯通透。

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孩手提春灯,点上蜡烛,走门串户,结成游灯队伍,信步游灯。小孩游灯时如不慎把灯烧了,俗称“出灯”(“出灯”即“出丁”,寓意人丁兴旺)。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了白灯,预示生男孩。猜灯谜是逛灯会的又一趣事。灯的主人会把谜语贴附灯上,供人边赏灯边猜谜,主持人向猜中者赠予奖品。灯如海、人如潮,“情牵古塔千年影,虹挂长街十里灯”,这是“光明之城”泉州花灯盛况的真实写照。

泉州元宵节灯会还有两项活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个是南安英都拔拔灯(串灯),全国九大灯会之一,是元宵节南安英都镇英溪流域特有的活动。英都“拔拔灯”始于宋代,成型于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每年的“拔拔灯”从正月初九即开始举行。各家各户带来各式灯笼,每盏灯笼间隔60厘米左右,挂在事先特制的数条粗大的长缆大麻绳上,每条可悬挂数十盏甚至100多盏,称为“一阵”。通常有10多“阵”,多者20“阵”左右。傍晚,各灯阵和表演队伍顺着山势绕成一圈圈灯笼阵,灯火闪动,五彩缤纷,灿烂非凡。一路上有谒祖、迎灯的仪式,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鞭炮、火花、烟火持续不断。“大鼓吹”、“花鼓唱”、“车鼓舞”、“南音弦管”、化装戏艺等在巡行中交替表演,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另一个是晋江东石的数宫灯和会灯。每年正月十三日前,东石仙迹境凡去年新婚的青年,都须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始建于明朝的三公宫(又称嘉应庙)里去,从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连续3个晚上,男女老少齐集庙里,欣赏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的宫灯,或猜灯谜,或听南曲清唱。赏灯时,人们数着这一年宫灯的对数,算一算当地去年有多少男子结婚,预测今年可比去年增加多少人口。东石男人大都常年出海在外,通过数宫灯,可使那些回家过春节的航海者了解家乡人丁情况。东石与台湾相隔很近,定居台湾的人很多。渡台的东石人不忘祖家,他们以故乡村名为聚居地命名,如嘉义县东石乡、澎湖县湖西乡的东石村、彰化县鹿港东石里、布袋嘴等,还将故乡三公宫(嘉应庙)“九龙三公”的香火分灵过海,建庙奉祀。同时,也把家乡“数宫灯”习俗带到台湾,每逢元宵节在三公宫内提挂宫灯。以前每年元宵节,台湾那边的东石乡亲都特地赶回祖籍地“会灯”。他们提前派人于正月十三回乡祭祀“三公”,带回过去一年内台湾乡亲新婚的宫灯数,并把故乡的数字捎回去,以互报闽、台两地子孙发展的情况。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