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久孩子反复上吐下泻?可能是这种病毒在“作妖”
日前有家长反映,开学不久孩子就出现反复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记者从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目前正值冬春交替诺如病毒高发季节,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建议家长引导学龄前儿童、学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饮食卫生及手部卫生,如有症状应及时就医。
各年龄层普遍易感
感染后要充分补液防脱水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源。它主要通过人传人、经食物和水传播。例如摄入呕吐物、粪便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诺如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不论成人还是孩童,各年龄层普遍易感。感染者发病多是轻症,以突发轻重不等的呕吐或腹泻为主要表现,有的出现呕吐或腹泻,有的会先吐后泻。儿童和青少年以呕吐症状为主,成人腹泻居多,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伴有低热、乏力、腹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患儿通常不会表现为重症,但可能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导致身体大量电解质、水分丢失,出现脱水。因此感染诺如病毒后一定要充分补液、注意休息,可以摄入糖盐水或使用补液盐。
保持良好手卫生
隔离至症状消失3天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此外,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上要充分加热食物,定期消毒餐具,烹饪时生熟食分开;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不熟食物;不饮用生水,定期清洗饮水机。
托幼机构和学校因人员密集、空间有限,学生间玩耍嬉戏互相接触频繁,一旦有学生感染诺如病毒,含有病毒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及时得到妥善处置,未对发病学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等,病毒就会迅速扩散,极易引起聚集性疫情。食堂从业人员、保洁人员等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立即返家休息,待症状消失72小时且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复工。
孩子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症状,学校和家长要及时做好呕吐物或排泄物的消毒处置、周围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及个人手卫生,避免孩子间的交叉感染和在家庭成员间造成传播。感染患儿要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建议居家休息,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3天后再上学。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