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高新产业»正文

爱搞发明的“电网专家”供电公司一名职工拥有数十项专利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4-03-27

“我们对他是又‘爱’又‘怕’。怕的是耽误了投产时间,但没有他来‘鸡蛋里挑骨头’,我们就失去了顺利投产的底气。”说起同事沈谢林,詹列团幽默地说道。

沈谢林是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运检部的一名职工,工作26年来,他长期扎根一线,爱思考勤动手善动脑,主持多项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发明数十项专利,成了一名“发明家”;他总结凝练标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将自己磨砺成一名专家;他希望通过创新,切实为一线员工减轻工作量,提质增效的同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扎根一线20多年,发明专利数十项,编写企业标准等,这些让沈谢林有了足够的底气——那就是面对变电站等工程验收时,他能迅速指出问题所在,让承建方信服整改。

詹列团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变电站投产时间紧、任务重,沈谢林作为验收小组成员,在验收时,铁面无私,对需要整改的问题列出清单,若整改不到位,绝不在验收单上签字。在沈谢林的严格要求下,工程就有顺利投产的底气。

“曾经有的承建方为了尽快交付使用,找我公关,我严词拒绝了。”沈谢林说,若你这次放过,就有下一次,“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和问题,这是守住安全底线最重要的保证。”

据悉,他提出了10~35kV绝缘净空距具体实施方案,发现部分断路器机构固有设计缺陷并提出解决方案,推进规划、设计、基建和生产的全过程技术监督,将设备现场验收向工厂验收延伸倾斜,工厂整改超过3650余条,解决了因设备问题工程久改难投的窘迫局面。

工作之余,沈谢林不喝酒不娱乐,只要有时间,就扑在研究和实验上。他的妻子说,即便在家里,丈夫总是研究各种电脑软件,自己捣鼓一些东西,连厂家不会的,都让他给研究出来。

长期扎根生产一线,有人会觉得很辛苦,恨不得赶紧逃离,但沈谢林却苦中作乐,他说,扎根一线,深入生产一线,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问题倒逼我必须去想办法解决,在思考中寻找创新。”

在创新中,一项项专利发明在沈谢林手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4项。

“这些专利很多都转化为具体的电力设施产品,有力地促进相关设备的改造升级。”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沈谢林看来,生产这个大课堂,一样培养人,当工人干活不能只会卖力气,只要多思考多研究,工人一样可以成为专家。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