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口岸:1月份进口液化石油气增长1.29倍

泉州肖厝港区鲤鱼尾码头进口LPG船舶靠泊作业 (许睿淼 摄)
2月17日,经泉州海关检疫查验和取样送实验室加班检测,停靠肖厝港区鲤鱼尾码头4#泊位的“汉尼巴尔”轮将2.43万吨进口液化石油气(LPG)卸入福建中燃湄洲湾能源有限公司储罐,投入企业生产一线。这是促进液化石油气扩大进口保供的一个业务场景。
据了解,进口液化气(LPG)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主要用于能源以及化工、纺织和新能源等行业生产原料供给,在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优势明显。随着泉州石化产业积极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LPG业态蓬勃发展,进口需求量大幅增长。同时,福建省首个公用液化烃类码头——鲤鱼尾码头4#泊位于2024年3月份通过验收正式开放,为企业扩大LPG进口创造了良好条件。
由于LPG产品易燃、易爆,需加压并在零下40℃低温下保持液化方可运输,货物装卸作业难度大、仓储条件要求高,企业对加快口岸通关速度具有较高的期望。为此,泉州海关积极搭建关、企、港信息对接平台,及时掌握能源商品库存、到港船期和进口计划,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和通关监管堵点难点,专门制定监管方案,确保全天候不间断通关。此外,大力推进“提前申报”“船边直提”等业务改革,待进境船舶抵港后,海关关员第一时间开展检疫、查验和放行等工作,实现船到即检、检完即放,降低企业在码头的仓储成本,加快了液化气通关周转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泉州海关共监管进口液化石油气9.47万吨,同比增长1.29倍。
责任编辑:苏慧敏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