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政策“多一度” 民企创新快一步

向兴集团位于晋江金井的产业园内,员工在车间忙碌。
“1%”的加码,不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政府对民企“多一度”的温度。
2024年,国家六部门联合推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明确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福建省积极响应,对省重点技改项目提供“技改贷”,延续给予年化2%的贴息,并与中央财政贴息政策衔接,企业最高可享年化2.5%的贴息。泉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在省级贴息基础上追加1%市级财政贴息。1%的叠加,背后是泉州的用心和温暖。
在泉州经济版图中,民营经济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泉州新增经营主体24.2万家、累计达163万家,增速全省第一。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七成税收、八成地区生产总值、九成技术创新成果、九成城镇就业和九成企业数量,为泉州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年,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始终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底色。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以技术改造为“支点”,驱动产业创新蝶变已成为政企共识。但金额不小的设备投入,常常成为企业创新道路上的“拦路虎”,“技改贷”政策的加码极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一些企业甚至享受到了融资“零”成本。
不久前,向兴集团便体验到“技改贷”带来融资“零”成本的红利。眼下,向兴集团位于晋江金井园区的向兴(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锦纶长丝项目进入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对于企业而言,这个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项目有利于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引进智能化生产软硬件,建设锦纶长丝生产线等,3亿元的投资额是一个大数目,而“技改贷”恰似一场及时雨,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
“不断加码的政策扶持让企业敢于创新、愿意创新。”向兴集团总裁办主任洪秀藜告诉记者,2024年9月,二期项目进入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此后,企业与招商银行泉州分行签约“技改贷”,总投资额中的1.5亿元享受到“技改贷”优惠政策。“我们与银行签下贷款年化利率3%以内,而在省、市贴息政策叠加之下,三年1000多万元的利息可省去,这让我们享受到了‘零’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泉州累计签约“技改贷”项目169项,签约金额134.69亿元,放款金额75.2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泉州还设立150亿元技术创新基金,按2%固定优惠利率为列入“白名单”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研发投入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目前,全市技术创新基金已签约项目185项,签约金额32.67亿元,放款金额18.89亿元。同时,创新奖补方式,建立“市级切块,县级细化,快速直达”的转移支付机制,全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在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泉州以政策红利为企业减负,以制度创新为产业筑基,书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苏慧敏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