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出炉 泉州位居全省前列
近日,福建省人社厅公布2024年度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泉州市位居全省前列。
去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推动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与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54万人,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今年1—9月,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向好。
强化政策引领
就业优先“导向明”
政策是就业之基。泉州接续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在全省率先出台“泉城就业”助企稳岗促发展10条措施,减负6.25亿元,惠及企业14.2万家次。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泉州精准发力,印发《泉州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二条措施》,汇编政策指南,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高标准推进国家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泉州配套出台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引工大使认定等建设方案,30项细化任务全面落地,中央示范项目专项补助资金1亿元支出进度达100%,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聚焦重点群体
就业帮扶“举措实”
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始终是泉州就业工作的着力点。为优化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泉州持续开展“涌泉”行动,策划开展“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第七届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人才交流大会等活动,举办校园招聘211场,提供就业岗位8.2万个,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4.82%。
对于就业困难人员,泉州则展现出城市“温度”。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发放社保补贴等方式,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去年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770多万元,支持就业困难人员以灵活就业的方式实现再就业,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200多万元,用“真金白银”托起群众的就业梦。
创新服务机制
就业服务“效能升”
数字化时代,就业服务也需与时俱进。泉州以实施国家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抓手,创新构建“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精准化、便捷化、智能化升级。
线上,积极推进“泉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融合公共求职招聘、政策匹配、业务经办、劳动权益保障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创新打造村(社区)就业服务模块,将信息化服务延伸至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零工驿站,数字赋能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2024年年底,“泉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首个模块——“泉就业”零工平台发布上线,标志着泉州就业服务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线下,织密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市建成线下零工市场43家、零工服务点101个,登记零工求职人数5.2万人,打通了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米”。
强化权益保障
就业环境“底线牢”
良好的就业环境,离不开坚实的权益保障。
泉州推出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劳动者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推进省级标准化数字仲裁庭和数字调解室应用,强化数字赋能实现“云开庭”“云调解”,共建成6个数字仲裁庭、6个数字调解室,数量居全省首位。同时,打造“泉调解”及“晋心晋力”“狮正和缘”“丰和语畅”等县域调解品牌,市县两级均设立调解中心,乡镇(街道)调委会实现全覆盖。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成效显著。去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达76.24%,惠及劳动者1.8万人。“泉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五级联调工作机制获省人社厅发文推广,我市连续4年均有基层调解组织被人社部办公厅等部门通报表扬。
责任编辑:苏慧敏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