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鲤城:推动区域实现弯道超越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3-03-19

在“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热潮中,鲤城区各级各部门纷纷集思广益、谋划长远,深入思考推动鲤城长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近日召开的鲤城区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该区提出:必须居安思危,自醒自励,一个心眼谋发展,一门心思抢发展,把精力放在抓执行上,把功夫下在见实效上,把每一个难题破解好,把每一项任务落实好,在执行上比精神、见高低、出实效。该区将大力提高执行力,大兴实干之风,聚焦重大项目、创新型经济、新兴三产等发力重点,全力实现“弯道超越”。

聚焦重大项目

抓对接巧运作

重大项目是鲤城加快发展最直接的抓手和最有力的支撑。在重大项目运作上,该区将盯紧盯牢今年7个投资超20亿元项目以及8个超10亿元的项目,进一步落实领导挂钩责任制、“五个一”工作机制,对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分解和细化,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主动深化拓展与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提前筹备第三届民企产业项目洽谈会及“6・18”等重大展会,大力推进“回归工程”,积极争取谈成引进新的大项目。

如何突破资金、土地、审批等瓶颈制约,抓住泉州“金改区”、 “综改区”的重大机遇,保持经济较快发展?是该区大讨论活动的重点问题之一。面对这一难得的“及时雨”,该区将主动对接,重点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力争走出一条具有鲤城特色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路。加快运作“一个中心、三大公司”等融资载体,加强政银企合作,抓紧落实好同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授信、争取额度,积极打造“民营经济乐园”。

聚焦创新型经济

拼速度重效益

发展创新型经济是鲤城闯出空间制约、加快转型升级的有效法宝。市、区两级出台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扶持企业协作配套提供了一系列保障。该区将组织开展“送政策到企业”活动,着力推动3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6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项目,发挥好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引导一批中小企业主动融入龙头企业的辐射圈和供应链,培育一批成长型的“科技小巨人”。

在构筑科技创新链条方面,该区将持续完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运作好现有3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5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支持更多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构建融合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为一体的产业服务体系。深耕细作鲤城高新区,加快推动金融、科技“两大服务中心”尽快挂牌运作,增强技术孵化、创业服务、产业集聚“三大功能”,构筑“高产田”,实现投入强度和产出强度双提升,力争至2015年园区税收突破20亿元,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入全省三甲。

聚焦新兴三产

挖潜力找动力

当前,鲤城区正充分挖掘现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下大力气集聚各种要素。结合片区开发和“三旧”改造,加快建设能够集聚商家、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重点打造以万祥商城、海西汽车汽配城、温陵商贸中心等为核心的特色商圈;规划建设好6.71平方公里的古城多元文化旅游景区,充分挖掘古民居、古大厝等资源,连片开发仿古街区,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闽南特色文化;加快紫帽山庄、侨乡自驾游、紫帽山创业谷等项目进度,打好生态文化品牌。

该区还不断培育高端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和电子商务,引进金融保险、信息传输等高端服务业,力争形成若干个营业额超10亿元或税收超亿元楼宇,着重抓好网商创业园二期及国内首家纺织鞋服(家纺)定制交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泉州市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基地和全省网货供应中心。同时,加快传统特色商业街建设,注重品牌引入,完善业态配置,引导商务楼宇与商业消费环境联动、配套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该区将大力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作风,振奋精神、凝心聚力,盯紧指标,大干项目,跟进服务,狠抓落实,着力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实现经济首季“开门红”。(肖铭微)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大鹰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