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通过专家评审

现场考察
中国水利网站4月13日讯(记者 胡争上)4月12日,“千年古县”福建德化“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主持评审会,福建师范大学、国际欧亚院士朱鹤健任专家评审组组长。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土地面积2232.16平方公里,是闽中绿色生态屏障和泉州美丽的“后花园”。然而1983年以前,森林资源屡遭破坏,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以陶瓷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加之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据统计,全县仅100多家陶瓷企业,年消耗木材在10万立方米以上。1982年,德化荒山裸地面积达539.18 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4.2%;水土流失面积589.3 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6.4%。“公路通,山头光”,“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生态恶化”为当时的历史写照。
近30年来,德化县提出“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发展战略,围绕“绿色”主线,“以电代柴,发展瓷业”,协调产业间发展关系,成功化解了“林瓷之争”矛盾,并通过推广“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倡导旅游“绿色消费”理念,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社会的“三赢”发展。全县累计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29.0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0.7%,森林覆盖率由1982年的56.9%提高到77.7%,林地绿化率达95.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为全国第一个无黑烟污染的陶瓷产区。2006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小水电之乡、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示范县等称号。
评审专家先后对清洁能源高效代柴烧瓷现场、英山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点、南埕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村、水口镇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等进行实地考察,观看了《呵护青山绿水,打造生态瓷都——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专题片,听取了县政府创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工作汇报,认为德化县实施产业集中战略和能源革命,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通过以电代柴、发展农村小水电、沼气综合开发利用推进生态能源建设,解决林瓷矛盾,促进生态修复,防治工作思路符合地方实际,防治模式科学合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对同类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来自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参加考察评审。
相关新闻
- 13-03-28德化 举办福建省日用陶瓷新产品设计与创新大赛
- 13-03-19德化:将打造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精品村
- 13-03-18德化:立足优势 培育生态经济
- 13-03-16德化瓷何以名扬中外
- 13-03-13德化县:打造“中国瓷谷”
- 13-02-19德化:创新经营模式 发展特色农业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