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石狮在征途 转型提升进行时
2012年以来,石狮迎来了科学发展的两大机遇,全域城市化综合改革被写入省全委会报告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获省、泉州政策支持;泉州环城高速石狮互通接线建成通车,石狮正式衔接国家高速路网,迈入科学发展快车道。
围绕“质量石狮”战略部署,一年多来,石狮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群,紧抓难得的科学发展“双机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由粗放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的明显态势。2012年,石狮创下多项喜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GDP首次突破500亿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43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23位、保持福建省县市第2位。
◆产业转型提升
“东方米兰”扬帆起航
转型提升,首在产业。石狮的产业以传统纺织服装业为主,如何在服装名城的基础上转变提升?石狮提出了打造“东方米兰”的计划,努力推动产业往时尚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
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内涵。石狮明确提出,纺织服装业要往“定制化、个性化、高档次、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为此,一年多来,石狮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宏观层面,邀请知名规划团队编制了《东方米兰计划发展战略规划》;微观层面,出台了扶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重点做好搭建产业平台和企业服务工作,规划启动服饰创意博览园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服饰设计师到石狮创业发展。目前,已有30多位国内外知名服饰设计师与博览园达成意向入驻协议。
石狮本土服饰设计师也异军突起,频频在国际顶级发布平台上获得荣誉,形成了时尚界的“石狮势力”,诞生了杨紫明、洪金宝、洪美璇、刘奕群等10位“中国十佳设计师”,其中计文波、杨紫明、曾凤飞等三人为“金顶”设计师。石狮市政府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推动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奖项的政府机构。
新兴产业发展谋求新突破。石狮按照“抓龙头、建平台、优政策、招大商”的总体思路,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设立企业服务事务所,免费代办各种手续,形成鼓励支持质量提升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海洋生物科技园等新兴产业平台建设。强化创新驱动,2012年新增专利授权560件、国家创新基金项目7个和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星火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累计达49家。
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新成就。石狮大力推进市区产业“退二进三”和工业园区整合工作,服饰创意博览园、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新型染整产业园、国际轻纺城、甲骨文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等纺织服装相关产业平台建设强势推进,推动了纺织服装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了更具竞争优势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群。2012年,石狮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获得“首批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全国服装产业十大示范集群”称号。
◆城市转型提升
“小核荔枝”新城初现
石狮区域面积小,城乡一体发展一直是石狮不懈的追求。早在2008年,石狮城乡一体化率就高达73.6%,高居福建省县市第一位,但也存在城市化建设、管理水平偏低的问题。为了把石狮建得更美,建设成为一座“小核荔枝”型精品城市,石狮提出要按照精美的要求抓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质量。
城市建设规划是引领、是龙头。2012年,石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城市规划,强调规划的高标准、高起点,舍得花大价钱,邀请全国甚至国际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专家,为石狮城市建设谋篇布局。美国艾易康、新加坡盛邦、深圳北林苑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纷纷来到石狮,为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把脉提升。启动全域城市化综合改革试点前期工作,获得省、泉州市重视和支持,写入省全委会报告和省政府工作报告。
城市规划的执行、城市质量的提升归根结底要落实到项目上。2012年,石狮市委、市政府以极大的气魄启动了交通质量提升、景观风貌提升、水域环境治理等三个“三年提升计划”,以“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带动全域城市化改革发展,使石狮城乡一体化建设迈上了更高水平、更高层次。
最为石狮市民所直接感受、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交通和景观质量的明显提升。交通质量提升方面,2012年共实施了“十大工程”46个项目。泉州环城高速石狮互通接线建成通车,结束了石狮没有高速的历史;环湾大道、福辉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建设加速推进,城市骨架逐步撑开;八七路、南环路等一批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完工,城市道路全面提标升级,市民交通出行更加安全舒适。此外,该市还设置了交通护栏47公里、建成启用了客运中心站、调整优化了16条公交线路、新增了1200多个停车泊位,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秩序。
景观提升方面,完成了“八大工程”18个项目建设。配合城市道路改造,完成10条道路的绿化美化工作,完成了一批景观节点彩化美化提升。如今,行走在石狮市区,处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令人心旷神怡。 (吴汉松)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