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磁灶镇:一个陶瓷重镇的艰难转型
福建日报4月25日报道(记者 林熙 何金 通讯员 林青 陈文经 李玲玲)核心提示:陶瓷古镇晋江市磁灶镇,一度是国内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煤改气“大考”当前,面对到来的整个行业的微利时代,磁灶陶企该如何摆脱发展瓶颈与能耗困境,寻求产业突围?当地政府又该如何化解煤改气带来的产业冲击?近日,本报记者深入磁灶镇采访,探寻这个陶瓷重镇的转型路径。
4月20日,位于晋江磁灶镇的豪山建材有限公司新开的两条外墙轻质砖生产线和超薄型瓷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保持全负荷生产。
“环保压力增大,能耗成本上升,生产传统的外墙陶砖已经无利可图,我们通过自主创新,开发轻质砖和超薄砖两样新产品并完成投产,期望推动企业完成转型。”豪山公司总经理苏志芳对记者说。
眼下,在晋江磁灶镇,像豪山公司这样选择通过自主创新进行产业突围的陶瓷企业,正在明显增多。
煤改气来袭
位于324国道两侧的晋江磁灶镇,因陶瓷而闻名,是享誉千年的陶瓷古镇。
改革开放以来,磁灶人兴办起了数百家的陶瓷企业,企业以生产外墙陶砖为主。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一度成为国内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依托陶瓷业,磁灶镇早年成为晋江四个财政收入率先破亿元的乡镇之一,并借此跻身晋江乡镇经济“四小龙”之列。磁灶,也因此在国内建材界声名鹊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陶瓷业都是烧煤的,发展最高峰的时候,整个磁灶地面,有上千个烟囱,景象颇为壮观。”磁灶商会会长吴声团这样形容当年的“盛况”。
进入本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磁灶的陶瓷业发展进入了平稳期。
据了解,目前,磁灶镇现有大大小小陶瓷企业370多家,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107家。2010年,该镇全年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07亿元,其中陶瓷企业创造的产值占70%以上。
然而,随着陶瓷产业的高速发展,土地、用工、融资等新瓶颈开始凸显,该镇的污染也开始日趋严重,传统的外墙砖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也相继全面暴露出来。
尤其是水污染的问题,令当地民众深恶痛绝。磁灶镇地处晋江九十九溪的中段,长期以来,传统的烧煤方式下,陶瓷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酚废水。深红的酚废水,流经之地,水草不生,鱼虾死绝。九十九溪,也一度成为一条“红溪”、“死溪”。
产业要转型,环境也要保护,磁灶镇该何去何从?
晋江决定从耗能改革开始,全力推进磁灶的陶瓷企业去污化,向绿色转型。
2011年底,晋江开始启动建陶业煤改气――推广使用天然气,替代传统的烧煤模式。2012下半年,磁灶陶瓷全行业开始推行天然气,半年间就有110多家企业实行了煤改气。今年年初,当地的陶瓷企业已接到“生死令”:2013年,全镇所有以煤气为燃料的陶瓷企业都要改用天然气,否则将一律关停。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