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构筑社区“中国梦”
——丰泽区华大街道华大社区“最美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踏上丰泽区华大街道华大社区的土地,这里树木葱绿,鸟语花香。辖区内各单位工作井然有序,处处展现出和谐之景。这一切,离不开华大社区党支部书记庄金盈同志的艰辛与汗水。4年来,庄金盈率领党支部一班人发挥党组织坚强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冲锋上前,服务靠前,各项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从无到有 为社区党员安家
老华大人都知道成立于2003年的社区居委会在旧南区的14号楼,总共20几平方米的石头房里办公。
狭小的办公场所,让社区服务捉襟见肘,尤其是在开居民代表大会、集中办理劳保等事务时就更是雪上加霜。不仅如此,当时的华大社区还没有党支部,华侨大学教师家属以及部分尚未就业的党员毕业生组织关系无法挂靠、转移。
2009年,庄金盈到华大社区任党支部筹备组组长时,发现了这些问题。为了社区阵地,为了给社区党员找一个温暖的家,庄金盈跑辖区单位、主管部门、与社区业务来往密切的相关单位。一趟不行跑两趟,两趟不行跑十趟,终于赢得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不仅为华大社区安排了4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还拨款为社区工作人员每人新添置一台电脑及办公桌椅。如今,社区不仅有服务阵地300平方米,还有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人口学校、社区书屋、老年活动室等,为居民提供了功能齐全的教育活动场所。
社区离休干部陈觉万(华侨大学前校长)逢人便夸,“四年前社区一班人蜗居在2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内,如今阵地扩大了二十倍。庄书记真了不起!”
二、温馨感人 70多岁老人来入党
经过庄金盈7个月的筹备,2010年5月,华大社区党支部终于成立了,华大社区的党员们有了自己的家。
华大社区党支部成立后,始终把新时期的党员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培养数量多、质量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增强了华大社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社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党支部从刚成立之初的7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26名。它是一个既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平均年龄30.1岁,绝大多数是华侨大学教师子女,文化程度高,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7人,其余的均为大学学历,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
今年的7月,社区78岁的郑碧霞老人,郑重地向社区党支部书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郑碧霞是华侨大学信息学院的一名退休老教师。退休之后,她一直热心社区工作,加入共产党是她多年以来的心愿。“活了这么多年,我的生活因为共产党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区在庄金盈的带领下一天天地在变化,现在我还有力气,应该加入党组织,为组织多做一点事。”在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郑碧霞老人激动地说道。
去年,社区党支部与华侨大学学生社区管理中心的56个学生宿舍楼宇党支部共建,充分发挥社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成立华大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站。目前,服务站有正式登记注册的党员志愿者共有300多名,每年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1000多人次。
通过党员志愿者活动载体,组织党员参与便民服务、科普教育、政策宣传、扶贫帮困、文艺演出等各类公益主题活动,树创社区品牌。社区党支部对社区党员实行“双管”模式,有效加强了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进“一心五民”服务(一心服务居民,便民、乐民、助民、安民、知民),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党建整体工作水平。社区党支部在网上建立党员管理QQ群、党员博客等,专门负责社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流动党员随时可以以书信、电话、QQ和博客的形式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提出想法建议和帮助要求等。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登记制度,专人定期联系,确保了党组织与党员“不断线”。
三、帮就业、助贫困 华大社区处处暖人心
为了扩大社区影响,庄金盈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华大社区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研究,社区党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012年8月,华大社区党支部第二届换届选举庄金盈又以高票当选。他说,“社区居民给了我信任,我就要为社区居民做点什么。”
为了方便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庄金盈一有空就四处收集项目信息,他积极协调辖区单位,为下岗职工寻找就业机会。几年来,他收集用工信息几百条,帮助再就业32人。为居民搭建就业路成了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拉近了居民和社区的距离。
在华大社区任职4年来,庄金盈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发动社区党员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4年来,先后慰问各类困难居民32人次,并帮助困难家庭办理低保。
为了丰富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庄金盈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壮大社区文化艺术团,大力开展“和谐社区月月乐”等文体活动。(张金环)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