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原创»正文

桃舟乡:注重因势利导 发展特色农业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5-15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下,安溪桃舟乡立足“晋江源”生态优势,先后鼓励引导群众把高边坡、低海拔、低效益的茶园退出来还耕、还林,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不仅增加农民增收,还把原来开山种茶造成的生态破坏逐步的恢复,农民笑了,桃舟的山也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桃舟乡按照“生态立乡、茶业富民”发展思路,狠抓茶业巩固提升,坚持以“绿色、生态、有机”为主导方向,强化茶山茶园管控,严厉打击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强化茶农培训工作,提高茶农科学种茶制茶技术意识;强化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培育,形成了在产业理念上有“氧吧茶、庄园茶、科技茶”,在管理模式上有“基地茶、有机茶、放养茶、合作社茶”,在营销策略上积极推动基地产供销一条龙、合作社统购统销和网商电商直销的茶产业新格局,挤身全县重点产茶乡镇行列,迅速崛起于安溪茶产业版图。境内有品雅有机茶和八马莲山(暂定名)两个茶庄园。在2011至2014年全县茶业基础管理重点工作考核中分别列第二、第四、第二和第三名,致力打造晋江源头第一乡,安溪铁观音有机茶之乡。

桃舟乡注重因势利导,以“五个紧抓”发展特色农业:

一、紧抓一村一品,积聚产业建设新优势

通过深入调研,开展规划论证,桃舟围绕产业指导、市场开拓、引资引智、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联系,三年来,着重培育了莲山村5000亩八马茶业赛珍珠原产料核心基地、康随的有机茶、吾培油茶、达新淮山、下格淡鱼养殖、南坑食用菌、桃舟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

二、紧抓典型示范,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

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依托桃源有机茶场、吾之茗生态农场、全香蔬菜公司、冠岭生态农场、达新田美果蔬和吾培淮山合作社等带动作用好、基础较成熟的企业和合作社,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引导群众进行退茶还林、还耕、还蔬,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引导规模集聚,形成集中连片种养,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目前,全乡有各类农场、合作社达20个,特色种养殖品种达15种,退茶还耕面积3000多亩。

三、紧抓龙头带动,创新农业结构新模式

近年来,桃舟乡坚持因地制宜和“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大力推广特色产业发展要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批新企业的建立和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乡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紧抓服务保障,增强群众信心新期待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越是经济低迷,越要鼓励群众去开疆辟土,去创新发展,甚至是敢于革茶业命。乡党委、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入手,多方争取,积极呼吁,主动作为,不断让群众看到发展的信心,也坚定群众发展的决心。

五、紧抓宣传造势,推介业态发展新成效

桃舟乡先后策划了《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学生茶叶初制大赛》、《“清新安溪 醉美晋江源”环保摄影采风活动》等一系列茶事活动,借力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桃舟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尤其是以“清新安溪醉美晋江源”为主题的“桃舟美丽茶园行”摄影采风活动,来自各地的摄影家用镜头向世人展现了山好水好人好的印象桃舟,描绘桃花源记般的美丽乡村。

今年来,桃舟乡将大力组织实施五个“百千万”工程,在特色农业开发中注入生态、有机、文化内涵,大力推进产业向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切实把产业做强做优,与乡村游、生态游进行有机融合,使生态价值在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中得到体现,实现农业的有序发展,农村的有力构建,农民的有效保障,致力打造“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晋江源头第一乡。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