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金融»正文

货币政策仍将 剑指“融资难”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6-23

本报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59.5%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较上季上升4.9个百分点。而对于下季度的货币政策,有45.8%的银行家预期为“趋松”,另外51.8%的银行家预期为“适度”。这一调查结果加上此前部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的调整,让市场各方格外关注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专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处在筑底期,各项稳增长措施正开始显效,低通胀的环境并未改变,货币政策仍将继续围绕企业“融资难”问题精准发力。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CPI涨幅已连续9个月处于2%以内,这让很多市场机构认为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仍有作为的空间。

“传统上讲,货币政策主要是进行总量调节,在结构性调节方面则受限较多。前期,我们在货币政策上做了很多努力和创新,但当前主要面临的难点是货币存量大、周转速度低、低效甚至无效的资金占压较多,而很多企业仍然存在大量的‘差钱’现象。”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

企业“差钱”就一定要“大水漫灌”吗?多位专家表示,货币政策未来仍将延续稳健的总基调。“一方面,要控制货币总量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优势,与货币政策积极搭配,从而实现最佳的宏观调控效果。”董登新说,由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在世界上最高,所以目前来看降息空间并不大,而降准则有一定空间。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滨则预计,央行将会扩大定向宽松措施,比如抵押补充贷款、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措施,力求解决经济中的特别问题,如基础设施投资中的财政能力有限、新兴行业发展的支持举措不到位以及在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中的潜在总体流动性波动等问题。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在化解企业“融资难”的征程中,与货币政策相配套的其他措施同样不可小觑。

专家表示,初创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与信贷资金本身的避险需求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因此在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让国有资本、民间资本乃至境外资本积极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为广大企业“补水解渴”。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