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家门口也能获得法律援助?我大泉州可不是浪得虚名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7-10

法律援助中心办事大厅沿街设立,方便群众办事。

降低法律援助门槛

打造半小时服务圈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泉州不断建设法律援助网络,让每个应援之人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服务。

泉州市司法局局长郑建辉介绍,全市已构筑市、县、镇、村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市县两级12个法律援助中心、163个乡镇(街道)援助站、108个社团援助站和2464名村居(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实现了一乡镇(街道)一工作站、一村居(社区)一联络员,打造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服务圈。

“要让每个贫困群众都能打得起官司!”泉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柯秀丽介绍,泉州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将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放宽到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列为援助重点对象。对农民工因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和工伤赔偿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的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加强,律师积极参与刑事和解、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保障他们的诉讼权利。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两级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增加专业法律援助站,注重发挥专业法律援助站的效能作用。

创新服务方式

有望网上申请法律援助

走进市中心接待窗口,可以看到,显眼位置摆放着便民箱,内有老花镜、防暑药品、常用药品等,以方便群众。平时,群众可以拨打12348法律援助专线寻求帮助。

近年来,市中心大力推进窗口建设。该中心已完成临街一层法律援助接待窗口建设,法律援助的范围、对象、程序和指派情况等资料在显示屏上滚动播出。窗口办公自动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更新了电脑设备。全市规范运行法律援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信息互享、案件互通、工作互联的法律援助网络服务平台,做到咨询、申请和案件审批均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丰泽、洛江、泉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永春、德化等9个县级中心已经完成临街一层法律援助接待室的建设。鲤城、安溪中心进驻县级行政服务中心窗口。

新技术推广加速,新媒介出现,市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市民可以通过“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网站查询有关法律援助知识,了解法律援助工作情况,下载法律援助申请表格,进行在线咨询等。晋江市司法局正在开发官方APP,市民有望通过该软件实现在线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

提高援助质量

法律援助律师获得赞誉

“律师非常负责任,为了我的案件,来回奔波,我最终拿到了4万多元的赔偿!”林阿婆说,必须为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蔡章蓬律师点赞。

2013年底,年逾六旬的林阿婆在公司上班时受伤,公司仅支付了点医疗费,就不管她了。她拖着残疾的身体,到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市中心当天就指定蔡章蓬律师承办。

准备好材料后,蔡律师长途跋涉,赶到晋江东石法庭为她立案。这仅仅是开始。这个案件,法院先后开庭审理四次,案件也从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每次开庭,蔡律师不辞辛苦,乘坐1个多小时的客车,提早赶到法庭,为林阿婆据理力争,最终,林阿婆拿到了4万多元的赔偿。在中心回访她时,她对蔡律师的敬业服务十分感谢。

王某某是某公司的员工,2013年6月份,他在工作中被模具内喷出的熔体烫伤全身多处。公司拒绝承担责任。王某某申请法律援助后,市中心的洪秋凉律师为他提供了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及仲裁阶段共三阶段的法律援助。经与王某某充分沟通,律师了解到他希望与公司尽快达成调解、早日解决纠纷。律师在认真做好应诉及申请劳动仲裁的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与公司协商调解,王某某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公司一次性支付王某某4.2万元。

“法律援助案件,不能应付了事,而是要求每个律师将法律援助案件办好、办精!”泉州市司法局局长郑建辉介绍,市司法局的领导以及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带头开展案件回访、旁听庭审等活动强化案件质量监督,坚决杜绝和严肃查处消极应付、懈怠办案、索取财物等违法违规现象。

在张居彪主任看来,以制度管人、按照制度办事是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市中心不断建立和完善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各个环节的多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受理审批制度、案件质量检查制度等,保证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开展。实行集体讨论制度,对中心办理的疑难案件、有较大争议、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组织中心的律师、经验丰富的社会律师、法律工作者进行研究讨论,提高法律援助办案水平。

“每个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结,不仅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也是为政府分忧解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市司法局副局长柯秀丽表示。

来 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