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制注重常用易错字
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17日晚首场复赛,广东、湖南、甘肃、西藏4省区代表队,共有20名选手,历经两轮双人上场同题比拼,奋力争夺晋级半决赛的5个名额。最终,甘肃队的陈菁玉、薛琛、孙明中,湖南队的谷雨霖、禹佩佳,成功晋级半决赛;而西藏队、广东队则相继集体抱憾败北,与半决赛失之交臂。
由于本届汉听总决赛采用双人对抗新赛制,以往那种仅凭某位超级学霸就能以一己之力带队晋级的局面没有再现。新赛制更重公平性、公正性以及个人表现。这使得观众的观赏兴趣,也由以往重视一省一队的总体排名情况,转向了对选手个人汉字实力展现及其参赛命运往往会因一字一词对错,而发生戏剧性转变的深切关注。新赛制下,每一对新上场的选手第一题都从常用易错字开始,第二题为应知应会类字词,第三题才会进入带有经典例句的高难度题型。然而,正是常用易错与应知应会这两类看似相对容易的考点题,却令不少参加本场比赛的小选手连连落马,着实令人替他们可惜。首轮比拼中,广东队董美因先写对“谈笑风生”,后将“生”字错改为“声”字遗憾离场,而陈浩辉,则因将“涵洞”误写为“寒垛”一词告败;西藏队益西措姆、马睿彤、王文秀,也因分别写错“蹉跎”、“专横跋扈”、“不遑”各考点词而惜别书写台。 首轮比赛,乍一上场便因写错1个常用易错字而落败的选手就有两位,因写错第二个应知应会类字词而下场的选手有1位。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汉听大会显然更注重通过听写比赛传播文化价值,所用题库储备的两千多字词,全数附带出处考据、例句释义等古籍“基因检索”成果,其中高难度题型,更由著名文化学者亲临赛场,结合赛事进程,将各考点内容在今天的传播价值一一道来。比如,第一场发布了本周焐热词汇“踬仆”,出自柳宗元的《蝜蝂传》,讲的是一种只知拾取不懂减负的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子,直到它被自己背的东西压倒无法起来,而该考点就来自原文“卒踬仆不能起”这句话,它的意思是“跌倒”。文化嘉宾蒙曼讲解,《蝜蝂传》是一则很适合用来比拟现代人普遍求“得”而不善“舍”的一种集体处境,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主赛场外,100位全国汉字达人组成现场媒体竞赛团,以往的成人听写体验升级为一决胜负的真实比拼。第一场复赛成人组书写正确率低于60%的有27个考点词,“憯懔”与“牙蘖”两词全场正确率为零,总体正确率高于60%以上的共10词,其中“长年累月”一词全场正确率最高,达到82%。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