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泉州:释放文都新的生命力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11-16

 

从cosplay秀到全国艺术特长生节目汇演,再到惠女阿芳少儿舞台剧和童星才艺表演,昨日的市区西街大麦仓从早到晚演出满满。青少年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献上了祝福。图为全国艺术特长生节目汇演中的印度舞表演。 (戴涵琦 摄)

过去一周,相隔万里的亚欧文化之都经历了两个历史瞬间:

比利时蒙斯、法国马赛、德国鲁尔,中国泉州、中国宁波,韩国光州、清州,以及日本横滨……8座“亚欧文化之都”城市的代表,欢聚泉州,第一次并肩而立。

同一个夜晚,欧亚城际交流装置首次开启。泉州与德国柏林微笑地打了照面,3D大罐秀与第三届欧洲《红楼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现场在同一个画面里呈现,直击人心。

这场相聚的名字叫做“魅力文都”。在比利时大使馆参赞那烨飞看来,文都的魅力不仅在于展示文化的多样,也让我们在社会、城市、经济、区域领域拥抱变化。

作为这场聚会的促成者和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已经在文都改变城市的进程中先行一步 ,呈现其在城市格局、文化业态、百姓生活方面生生不息的影响力。

未来,泉州渴望,借助文都的云梯,泉州能以发起人的身份,提议跨洲界的“文化之都”城市联盟,亮出加强交往合作的4项建议,让魅力文都穿越时空、民族与国度,从一城一域,迈向国际合作,成为美誉全球的文化盛事。

□本报记者郑意凡 林绿波

城市新思考 探索欧亚文都交流机制

“起初,社区居民很不自信,不敢提任何意见,随着宣传的深入,他们开始踊跃配合。”在査林·科希娓娓讲述中,比利时蒙斯市建设“欧洲文化之都”的历程,生动如在眼前。这座人口仅10万的小城,通过“众筹”市民的智慧与创意来建设“文都”,彻底抹去经济落后的“过期”形象,换上“文化之城”的崭新名片。

这一幕,发生在11月9日。风靡全球的演讲品牌TED首次走进泉州,在源和1916产业园的越界空间,12位亚欧文都城市代表与海内外文创界大咖,一起探讨“新时期国际人文交流中的文都作用”。

俊采星驰,议论风生。所有关于“文都”建设的“验方”、难题、畅想,不吝分享:

在欧洲,德国鲁尔区在工业遗产区大量引入文化创意业,让废旧的煤炭与钢铁之都,变身悠闲的创意工业文化之城;法国马赛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极大改善文化公共设施,让古老的海港城市,重新成为地中海文化的观光胜地……经营数十年的“欧洲文化之都”品牌,已成为点石成金的手指。它往往带给举办城市10年以上高速发展期,投入与产出比达到惊人的1∶6,让城市脱胎换骨,甚至起死回生。

“东亚文化之都”也不乏创举:泉州“古城—古港—新区—全域”四轴联动,催生规模空前的文化转型工程,开启“文都”外交,并以“文都+海丝”的叠加模式,与世界对话;日本横滨注重创造力的文化延伸,提出“创新能力 创造横滨”;韩国光州以亚洲文化殿堂建设为核心,构建亚洲文化中心城市的核心地标,清州从三国共通的文化出发,举办“筷子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

来自欧洲文都的代表们坦言,东亚文都更注重文化保护与继承,欧洲则偏重文化革新和现代艺术。在未来的交流互鉴中,二者或许能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全程参与的市政协副主席李冀平感慨,这样的对话带来多重意义:亚欧文化之都取长补短、互学共鉴,从跨文化交流中探寻共同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形成亚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沿线文都城市积极回应,有利于推进经济与文化互动,增强沿线文都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泉州作为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和牵头城市,未来有望发挥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继续引领、助推亚欧文化之都城市群深层次交流与合作。

不仅有思想的碰撞、精神的盛宴,更有视觉的直观冲击。在西街大麦仓,这一侧,通过丰富的视听元素,“文化之都 国际魅力”主题展览,立体呈现6座亚欧文化之都的文化亮点,令人如同身临其境;另一侧,西街规划展如一面镜子,映出不断生长的文都泉州。

为了让文都间的交流互动永不落幕, 泉州还向参与此次艺术节的亚欧文都城市发出倡议,希望共同建立跨洲界的“文化之都”城市联盟,并提出加强互访和文化交流、建立城际交流机制、促进民间交往与民心相通,加强城市间相互宣传推介与经贸合作等4项建议。

可以说,从最初的影响东亚,到如今的面向世界,泉州文都实践已走向了“升级版”。城市文化外交从东亚的圈子跳出,渐渐有辐射全球的意味。未来,一份崭新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横跨亚洲城市文化外交,写下注脚:泉州将争取在泉永久设立“亚欧文化之都论坛”;推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此外,还将争取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等联合国有关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建立东盟北京委员会官员和“海丝”沿线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到泉州考察访问的常态化机制。

来 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