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防鼠 灭螨防螨 注意食品卫生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流行性出血热可由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对该病易感,且以青壮年为主,农村多于城市。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应注意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储藏等工作。 (苏丽壬)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我国分布广,发病率高,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男女老少皆有可能被感染,但青壮年发病的较多。由于许多人对其不了解,常因治疗不及时导致严重后果。
流行性出血热是怎么传播的
流行性出血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而感染。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伤口接触有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等具有传播作用。
防范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措施做起
由于旧城区改造、城市建设,鼠群生存环境改变,不少地方出现老鼠迁徙现象,其中有一些进入居民家中。专家指出,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不起眼的小措施有助于防范流行性出血热:保持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居室保持干燥、通风,床下不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杜绝病从口入;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被鼠污染,切勿暴露堆放,剩饭剩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被鼠粪便污染的食物要倒掉,不宜食用;接触老鼠咬过的物品要立即洗手;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鼠害防制方法
器械灭鼠:或称物理灭鼠,采用各种捕鼠器械或粘鼠胶捕杀老鼠,如鼠笼、鼠夹、粘鼠贴等。优点是立竿见影,效果见得到,鼠尸摸得着。
生物灭鼠:利用鼠类的天敌(如猫、蛇等)灭鼠。
化学灭鼠:采用适合的有毒化学物配制毒饵使鼠类摄食后中毒死亡。对于密闭场所(仓库、船舶)亦可采用有毒气体或挥发性毒物熏蒸灭鼠。
生态灭鼠:结合生产建设,改造环境,使鼠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条件恶化,从而达到控制鼠类数量的方法,是一种治本的方法,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相关链接
流行性出血热有哪些临床症状
感染导致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汉坦病毒后,病人初期症状为发热,并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血点,中后期发生全身性的毛细血管出血,病毒释放至血液中引起病毒血症;并使白细胞释放大量的活性因子引起人体的代谢紊乱;病毒侵入肾脏引起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目前,对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尚无针对性特效药物,而且,由于流行性出血热先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很容易引起误诊而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专家介绍,出血热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出现发热、头痛、腰痛、咽痛、眼眶痛、恶心、呕吐或腹泻在内的类流感症状时,应当到就近医院就诊。
相关新闻
- 15-11-13流感疫苗 老年人打不打?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