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随份子标准:泉州亲戚礼金随金子 福鼎起步880
市民希望:不要影响正常生活
采访中,不少受访者把请帖称为“红色炸弹”。他们表示,随份子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负担。宁德蕉城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从春节到现在一共参加了5场酒宴,结婚、满月、搬家、丧礼,一拨接一拨,份子钱送了近5000元。“刚刚创业初期,本来就没多少存款,过个春节,现在手头捉襟见肘。”刘先生无奈地说。在宁德福鼎上班的潘其鑫也表示,福鼎随份子标准高,一个月只要接到两张请帖,整个月的工资都没了。
尽管不少人认为随份子已经成为生活的负担,但在走访中,仍有许多人认为适当随份子很有必要,因为这是亲朋好友间交流感情必不可少的一环。
福州市民何小姐认为,随份子应该回归本质,只要表达祝福的心意就可以了。她说,朋友结婚,送个个性化的礼物应该更有意义。漳州市民蒋女士则建议,许多风俗应该弱化,各种随份子的名头也应相应减少。而对于随份子应该随多少,多数受访者表示,随份子密集时段的支出尽量不要超过当月收入的1/3,否则就影响到当月的正常生活。
专家建言:量力而行,莫让人情变负担
漳州民俗专家郑惠聪告诉记者,在上世纪60年代,大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几乎没有出份子钱的习惯,一般都是送些生活中必需的生活用品。例如热水瓶、脸盆、被子等。再后来就慢慢出现了礼金,从最早的4元、6元逐步演变到如今的标准。
宁德市婚庆行业协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路飞说,由于攀比心理的存在,各地份子钱也水涨船高。但随份子终究是一个表达情意的手段,要适可而止,回归理性。他呼吁,随份子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经济实力、关系亲疏以及当地的风俗礼数,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让人情关系变成一种负担。
“随份子最初的本意是互助。”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福建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王建设说,份子钱的由来是人情往来时一种互助的方式,因为操办红白喜事意味着要花钱,而亲友们的份子钱能减轻主人家的一部分负担。而如今,随份子的价值已经从最初的“互助”演变成一种“人情”,帮助的意味没那么浓了。“晋江石狮一带,有钱人家常把婚宴、寿宴收到的份子钱捐给慈善组织做公益。”王建设认为,这种行为值得鼓励,但要依据每家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也莫让做公益成为另一种攀比。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