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2016年端午3天假期泉州都是雨 端午怎么玩怎么吃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6-09

今天端午,听说你那儿也下雨了?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攒点知识。你知道今天这雨,古人早就有言在先了吗?

闽南这句俗语为证: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当然也没那么神秘,俗语源于生活,也是有理可讲的。

每年这时,南海夏季风逐渐强大,而北方冷空气还依依不舍,冷暖空气交汇造成锋面降水。在季风降水和锋面降水的共同影响下,端午前后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就是所谓的“龙船水”,也叫“端午水”。

端午节的3天假期,大家都能在多雨潮湿里感受到古人总结的真切。

今天,泉州全市有阵雨,天气有些闷热;明后两天,市区可能还有中到大雨,温度略微降低了。因为是假期,大伙不用像高考时那么紧张天气的变化,下起端午水的天气,也能等着河里涨水赛龙舟,或者在家美美地吃粽子。

□泉州市区天气预报

9日 阴转阵雨24℃到31℃

10日 小雨转大雨25℃到28℃

11日 小雨转中雨25℃到30℃

 

端午

端午

说民俗 端午

粽子:粽子是端午标配。烧肉粽里有肉有蛋有糯米,还有牡蛎干、香菇、板栗;豆粽是黑豆红豆香,还有碱粽,沾着白糖吃,不管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总有一款适合你。

晋江的沈大姐,每年五月初一就到泉州市区西街卖粽子,昨天一上午,就卖了两三百个粽子,中午回家赶着再包商家定做的80个肉粽,忙得不亦乐乎。

 

端午挂艾草菖蒲

端午挂艾草菖蒲

艾草:艾草插门,也是端午味。昨天,小记在市区东美菜市场看到一位阿婆在卖艾草和榕树枝,艾草捆成一小束,用红绳子绑住根部,凑近一闻有清凉的草香。阿婆说,艾草插在门前驱邪镇宅,也是闽南端午的习俗。现在年轻人不懂,但有些老人看到了会来买,买回去还能驱蚊。端午节悬挂的驱毒避邪的花草并不止艾草一种,阿婆的摊子里还有一些榕树枝,有俗语说“插榕卡勇龙,插艾卡勇健”,都是图个吉利。

粽叶:包粽子当然少不了粽叶。市场上,粽叶有的浸在水里,有的捆成捆卖。买粽叶的许阿姨说,每年端午她都喜欢自家包粽子,干净料足有保障。粽叶有的青色,有的较黄,青色的嫩,比较不吸油,黄的老叶吸油,比较好包。青黄各有所长,可以根据口味挑选。

炊麦粿 炸枣:除了粽子,端午节你还有别的选择。泉州是稻麦和蔗糖的主要产区,这个季节,人们就地取材,用麦粉加糖和水搅拌成浆状,发酵后再包上柿子叶,在蒸笼里蒸熟,就是炊麦粿啦。炸枣则是过年过节泉州人喜欢准备的糕点美食,用地瓜和米磨成粉,花生、豌豆、芝麻作馅,再下锅油炸,Q香好吃。

午时茶:陈大姐是一位老泉州,她说,以前端午街里街坊的老人会做“午时茶”,青草药或茶先洗净、剪碎、晒干,再捣碎,中药混合其中。到端午节这天的中午时分,加入盐巴,再倒入一定量的茶末搅拌混合,最后放入大锅里干炒,装罐保存。“肚子痛或中暑可以冲泡喝,还有消食的功效。”陈大姐说,现在年轻一辈很少人会做午时茶了。

午时澡:端午时节天气湿热,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说,泉州有传统,端午这天中午12时要给孩子洗澡,这样比较不会长痱子长癣。到了傍晚,麦子刚收割,人们把麦草绑成一小束,点上柴火,用麦草的烟把蚊虫赶到屋外、水田边,也叫“送蚊虫”。

 

唆啰嗹

唆啰嗹

唆啰嗹:前两天,鲤城区后山宫举行了热闹的“唆啰嗹”踩街。这是每年端午泉州的风俗,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唆啰嗹也称采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队伍中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家婆,整齐划一的腰鼓队,还有留着长辫子的遗老挑夜壶、猪脚穿插其间,逗趣横生。沿线的家家户户都会把供桌摆上,等着踩街队伍经过,采莲祭拜,祈求平安。

煎堆补天:五六月是泉州的汛期,雨水多。古时候的人们望着天天下雨不停的天空,想着:这天是不是漏了一块?用什么来补天呢?吃货们想的方法是,用面粉和糖或盐下锅煎成一块块的“面粉堆”,取意为“煎堆补天”,希望雨水不再那么频繁。(海都记者 彭思思 黄谨 戴江海 文/图)

来 源:闽南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