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互联网+农业” 泉州农产品探索营销新路
30多年种植史或将翻去
“村里从1982年-1983年开始种杨梅。”彭溪村村主任洪金钗说,当时,村里为了提高山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由村里统一采购杨梅苗分到户,开始有规模地种植杨梅。
“很早的时候,一担(50公斤)就可以卖到四五十元,80%都是外面的商贩主动来采购。”洪金钗回忆,集体大规模种植,让彭溪村杨梅大放光彩。当时村民们干劲足,精心料理,杨梅树也以高产回报村民,“历史上全村年最高产量曾达到1万多担。”
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到去年。洪金钗告诉记者,事实上,杨梅并不是没人买,浙江等地个大品质好的一公斤售价一二十元的比比皆是,近的如南安柳城街道办榕桥,就有高品质的东魁杨梅基地1000亩。彭溪村虽然有30多年种杨梅的历史,但这里的杨梅品种没有更新换代,个小、较酸,只能用来腌制,鲜果乏人问津。“村里曾考虑过引进品质更优良、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东魁杨梅,但由于成本较高,只能当鲜果卖,售卖周期短,后来就不了了之。”
洪金钗说,村民赚不到钱,杨梅树渐渐疏于管理。如今彭溪村的杨梅种植面积大概有1000亩,菠萝已有800亩,几乎平分秋色。今年因为天气的原因,全村杨梅产量只有2000担—3000担。
杨梅没更新换代,没有合作社,没有扩大销售渠道,只是坐等收购商上门,彭溪村种了30多年的杨梅前景堪忧。
来 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 16-05-05农村电商O2O平台“跑马圈地”
- 16-04-13泉州出台电商发展方案 将建设“泉州购”综合平台
- 16-04-12电商销售农产品最高奖20万元
- 16-04-05政协委员为电商产业建言献策
- 16-03-31电商大伽支招福建电商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是发展趋势
- 16-03-30福建屏南成农村电商发展热土 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过亿元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