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古城游 游的是历史人文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7-05

 

慢游古城,才能细细体会每一条小巷每一处故居背后的故事。图为一位来自厦门的游客在拍摄位于西街井亭巷的定心塔。

(李雅琴 摄)

让泉州历史“活”起来,让“古城文化+旅游”真正为古城保护和发展出一份力,这是“记者带你游古城”活动推出三周以来,不少旅游界人士和市民的心声。“泉州有这么多名胜古迹,整理出适合各种人群的主题游,能让市民、外地游客在生态旅游中获取多元文化知识。”读者朋友们通过自己的走访心得以及参与互动讨论,一起来为古城游出主意。

带朋友游泉州古街巷

市民普遍觉得“懂得少”

家住中心市区聚宝街的曾女士,对于活动要推出古城旅游线路表示支持。“我从小在聚宝街长大,父母忙于生计,只是告诉我这条街道历史渊源深厚。直到我上了高中,才慢慢了解聚宝街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才知道家附近的李贽故居让多少游客慕名而来。”曾女士说,她现在会有意识地向十岁的女儿介绍古城的历史,也希望带着孩子在古街巷多走一走,让她多了解泉州的历史积淀,自觉加入保护古城的行列。

“可以针对市民制订周末游线路,让市民慢游古城,细细体会每一条小巷每一处故居背后的故事。而我们要提供给外地游客的,应该是更经典的景点、街巷,让他们记住并喜欢上泉州。”为古城游奉献出自己私人订制游览线路的李以健,对古城有着执著的热爱,经常带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古城。而他之所以会想要深度了解古城,起因也是带朋友游览泉州景点时,希望能够不枯燥又有系统地让朋友们尽快了解到泉州的好。

在泉州环卫处工作的黄强,几年前为来泉州旅游的漳州同学当导游,这才发现自己所知甚少,没办法好好介绍泉州的人文历史。“我从此迷上了泉州的古街巷和老照片,常常去后城的古玩地摊买些书来看,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就是为了多了解泉州。”黄强说。如今,他经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义务带着市民、小记者游古巷,说说巷名的由来,带上老照片寻宝……

以西街作为突破口

串起古城文化遗产

河北人小贾是福州的一名公务员,因为喜欢泉州,他经常会在假期来泉州,在西街的民宿住上几天。“我经常一个人到开元寺走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是从厦门来的,他们当天就会回去,所以在泉州只是有选择地参观几个景点。一些外地游客认为,听导游介绍东西塔,感觉很枯燥,还不如自己上百度。”

怎么让游客在泉州停留更长的时间?作为外地游客,小贾认为,他更希望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泉州原汁原味的东西,所以晚上他会去听南音、品小吃,有机会还会去看看木偶戏。参观旅游景点和走街串巷要走不少路,一天压根走不完,分成两天慢慢逛,就可以更尽兴地了解泉州。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认为,保护利用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必须根据古城保留的现状,找出突破口,集中一个点,以点带面,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而这个突破口以西街片区最为合适,因此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应该摆上日程。“西街的开元寺、东西塔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西街片区闽南文化生态至今保存完好,具备旅游吃、住、行、购、娱六要素,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空间大。”

陈馆长表示,以西街为中心,可以引导游客继续游览府文庙、清净寺、承天寺、关岳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等,这些景点有重大的开发价值,需要整理并串起来,使其成为旅游线路上的参观点。泉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大类140多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古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在泉州相互融汇的结果,对游客同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