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契合产业需求

德化职业技术学校被称为“瓷都艺术人才的摇篮”,是一所有着35年办学历史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7月,陈文森担任德化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后,学校提出“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固本求新、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率先实施“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大师工作室建设,先后荣获“福建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实施“师徒制”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又到6月底了,每年这个时候,德化职业技术学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师徒制”的拜师仪式,由敬茶、行鞠躬礼、敬献鲜花、师傅回礼等四步骤组成。除了全体师生参加,仪式还会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及学生家长参加。
陈文森介绍,2011年,为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他们走访各类陶瓷企业和研究所,调研分析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组建由工艺美术大师、行业企业技术骨干等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最后制定了工艺美术专业“师徒制”实施方案。“我们在德化县范围内遴选聘请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或陶瓷艺术大师担任兼职专业教师,成为师傅。全县58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其中有36人成为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师傅。”
每年6月进行师徒结对,学校向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兴趣的学生公布遴选师傅相关情况及专业方向,学生填报师傅意向,学校再安排师傅与学生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确定师徒关系,签订师徒协议。
师徒结对后,徒弟们在课余及假期时间到师傅的企业、工作室或研究所学习技艺,师傅手把手地传授技术要领,由浅入深,加强实践。拜师时间两年,自一年级下学期6月至三年级下学期学生毕业,如师徒双方愿意继续,可由师傅确定转为德化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工艺美术大师“师带徒”活动项目,继续进行师徒传帮带。不少学生表示,直接向师傅学技艺的过程,为自己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
优化校企合作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为更好地实施“师徒制”,学校把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提升工艺美术专业教师队伍、提升师傅专业水平的重要抓手。学校现有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冠名技能工作室15个,涵盖陶瓷装饰、陶瓷雕塑、陶艺制作、陶瓷材料等专业方向。在这个平台上,工作室负责人既可以以各自的标准组建团队,把青年专业教师收入麾下,也要带领学子开展师带徒,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随着‘师徒制’的实施,我们不断优化了校企合作平台,开始试行‘双导师’。教师进驻企业实践当师傅,建立‘厂中校’;企业进校园,建立‘校中厂’,学生在企业中既是员工又是学徒。”陈文森介绍,“师徒制”拓宽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师徒双方得到共同进步。五年来,已有326名徒弟出师,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
据介绍,该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超过200人次,1位老师和1位学生先后参加泉州市现场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学校先后成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福建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单位、泉州市闽南文化传承基地学校。
从教25年的陈文森说,在找准学校发展定位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肩扛服务陶瓷产业发展的使命,学校将继续扬起风帆,不断深化“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努力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名校。□本报记者 陈丽萍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