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 这些招数用得着
历史
2003年7月26日 安溪40.4℃
据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昨日高温再次席卷泉州,全市184个站点中,112个站点超过35℃,其中南安成功初中站点达到39.9℃,永春达埔站点39.1℃,安溪官桥也达到39.0℃。
记者了解到,泉州自1960年以来的最高温纪录,中心市区38.9℃,出现在1979年8月、2002年7月、2003年7月。
2003年7月中下旬,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最高气温创纪录,当月中心市区最高气温达38.9℃,7月26日南安本站39.6℃、安溪本站40.4℃,7月15日永春39.6℃。当年,全年≥35℃日数,鲤城比常年偏多35天,南安偏多24天,安溪偏多23天,永春偏多25天,德化偏多8天,且大多出现在7月份。
市气象台预计,今年夏季我市平均气温26.0℃—29.0℃,较常年偏高0.5℃—1.5℃;≥35℃日数偏多5天—10天,山区可达40天—50天,沿海20天—30天;极端最高气温偏高0.1℃—1.0℃,山区38.5℃—40.5℃,局部高于40.5℃,沿海37.0℃—39.0℃,局部高于39.0℃。
记忆
没有空调前人们怎么避暑?
井水浸西瓜 蒲扇来降温
之前没有空调,市民是怎么避暑的呢?记者采访了70后市民王先生。他说,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家里还没有冰箱,父亲买了西瓜后,就将西瓜放在刚从井里打出的凉水中,泡上一段时间,吃起来冰冰凉凉的,效果一点不比现在的冰箱差。
“那时候夏天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放学路上和小伙伴一人一瓶冰汽水喝着回家,那时的汽水一瓶只要五毛钱,喝完后还要把瓶子还给小卖部。而冰棍都是用箱子装着卖的,卖冰棍的吆喝一声,玩游戏的小孩就一拥而上,有色的两毛钱,没色的一毛钱,现在想想,味道可比现在的冰淇淋好多了。”
王先生笑着说:“那时候一放学回家,就把板凳搬到大门口写作业,吹着晚风,有时爷爷会拿着大蒲扇一边帮我扇风,一边笑眯眯地看我做作业,那场面很温馨。”
王先生表示,那时候炎热的暑假,他们总是结伴成群到外面玩耍,热了就偷偷去小溪边、池塘、湖里洗澡玩水,父母知道后,总是要严厉训斥一番。夏天的晚上,左邻右里总会找个有风的地方,谈天说地好不热闹。睡觉时屋里热得实在睡不着,有些人家干脆就把竹床搬到户外。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