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盼头了!本轮高温或于下周二结束 昨最高温38.4℃
“烧烤模式”下 “高温病”患者激增
医生支招:少喝冷饮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充足睡眠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屋里蒸馒头,屋外铁板烧”……连日来,泉州气温居高不下,进入“烧烤模式”。记者走访市区几家医院,发现因高温“中招”的患者激增,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结石病等疾病居多。如何避免受到这些“高温病”伤害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耀国和泉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陈弼沧为大家支招。
中暑 高温时段少出门
夏季,当平均气温超过31℃时,中暑病人就会增多。
支招:在高温天气,大家外出最好能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高温时间。“对于户外工作者,一定要带上防暑药品,比如仁丹、风油精等”。王耀国说,若出现头晕、心悸、呕吐等轻度中暑症状,患者应尽快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散热,同时补充水分,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如果出现发烧、恶心、呕吐,痉挛等中重度中暑,则应尽快就医。
心脑血管疾病
充足睡眠很重要
王耀国告诉记者,高温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
支招: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要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里,空调温度最好设置在26℃至27℃,同时要隔一段时间就打开门窗透透气。饮食要清淡。
胃肠道疾病
注意饮食卫生和食物保鲜
王耀国介绍,高温天气,食物容易变质,饮食不慎就容易引发腹痛、腹泻等食源性胃肠道感染症状。
支招: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和合理饮食。食品要保持新鲜,注意就餐环境卫生。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少吃动物油、动物内脏以及油腻油炸食品。放在冰箱保鲜的东西,要吃前一定要煮沸热透,同时少吃生冷食物,少喝冷饮。
呼吸道疾病
空调温度不要太低
夏季是呼吸道疾病和流行病的发病高峰期。
支招: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温度宜设在26℃左右,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开下门窗通通风。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洗。多喝水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预防作用。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结石
多喝水 少喝冰啤和浓茶
夏季也是结石高发期,陈弼沧介绍,结石主要有草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尿酸盐结石、胱氨酸结石等,结石的元凶就是喝水过少,由于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水分补充不够充足,尿液就会浓缩使晶体饱和沉淀形成结石。
支招: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多喝淡盐水、白开水,少喝矿物质高的井水、溪水、矿泉水以及冰啤、浓茶。
情绪中暑
亲近自然 及时减压
高温闷热天气持续,不仅带来生理方面的疾病,还会给人们的心理方面带来影响,出现情绪烦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的症状,这都和“情绪中暑”有关。
支招:“情绪中暑”主要靠自我调节,绝大多数不需药物治疗。尽量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亲近大自然,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清热解暑的果蔬。
相关新闻
- 16-07-03热成狗!今夏高温日数偏多 下周泉州局部地区超38℃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