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智利憨小伙闽南语歌表真情 成功当上地道闽南女婿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8-08

延伸阅读

近几年泉州涉外国人、涉港澳台地区和华侨婚姻登记总数下降

7个月里 泉州仅办理12对涉外国人婚姻登记

白浪滔天,银河阻断,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遥遥相对,却无法相见。转眼又到七夕,牛郎织女终于又盼来了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而到了这个时代,比牛郎织女跨越银河更难的是翻越千山万水、克服千差万别,圆满完成一桩涉外婚姻。

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工作生活,不过记者了解到,与其他地区相比,泉州的涉外婚姻并没有越来越多。在跨越银河并不难的今天,还有什么能阻隔“中外”牛郎织女?

 

智利小伙Michael已经成了地道的闽南女婿,像他们这样修成正果的跨国婚姻在泉州还是少数。

近15年来

登记总数波动下降

记者从泉州市民政局获悉,原本需在市民政局窗口登记的港澳台、华侨及外国人婚姻登记,今年5月1日起,下放至各县市区。而在2015年10月1日之前,只有省民政厅才有权限办理登记涉及外国人的婚姻登记,各市民政局仅办理涉港澳台、华侨的婚姻登记。

据泉州市民政局显示,泉州涉港澳台、华侨的婚姻登记总数,2000年为613对,2001年为589对,2005年为835对,在2006年更是达到近15年来的高峰,登记婚姻为979对,此后数据有所减少。2015年,泉州涉港澳台、华侨及外国人的婚姻登记为300对,2016年截至8月4日18时为216对。

婚姻登记数据显示,近15年来,泉州涉港澳台、华侨及外国人婚姻登记总数波动下降,在经过几次高峰后,步入较为平稳的状态。

泉州市民政局行政审批科朱科长介绍,市局窗口有权限办理涉及外国人婚姻登记的7个月里,泉州市民政局共办理12对涉及外国人的婚姻登记。而5月1日至今,鲤城仅办了2对涉及外国人的婚姻登记,丰泽办理1对、晋江办理4对,这些数据均显示,涉及外国人的婚姻登记占比较低。

国内生活水平提高

涉港澳台和华侨婚姻少了

“我刚来工作那会儿,涉港的婚姻登记特别多,这几年少了很多,而且如今来办理涉港婚姻登记的不少还是补证。”鲤城区婚姻登记处王主任告诉记者,约十年前,嫁到香港是许多人眼中的“嫁得好”,而如今,随着大陆生活水平的提高,泉州人,尤其是泉州市区的女性,嫁到香港的越来越少了。

对此,泉州市民政局行政审批科黄主任颇有体会。他说,约二十年前,他在办理涉外婚姻登记时,有一年办理了400余对涉台婚姻登记,而这些年涉港澳台、华侨及外国人婚姻登记总数都少有突破400对。

“那时候,内地发展不像现在这么好,而香港、台湾都是号称‘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达区域,泉州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与香港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很多人也愿意与香港人、台湾人结婚。”黄主任认为,这些年来泉州经济发展迅猛,不少以往到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投资的华侨华人都返回泉州投资发展,泉州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是许多泉州女性不愿远嫁他乡的重要原因。

涉外国人婚姻占少数 克服文化差异并不简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一直在变。”黄主任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嫁给军人是中国女性的首选;而后,嫁给有知识的大学生又成万千女性的心愿;后来,有着“铁饭碗的公务员”成为香饽饽;再后来,嫁到经济较为发达的港澳台地区或外国,或者嫁给商人也成为一种流行;而如今,对于不再受经济束缚的年轻人来说,嫁给情投意合的心仪对象才是最重要的。

当远嫁他国的时尚成为过往,现实生活因素成为阻断中外牛郎织女的最大障碍。泉州人小朱在大学期间结识一位来自梵蒂冈的留学生,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毕业时,两人因回哪儿生活僵持了好长一段时间,最终相互妥协选择到上海发展。然而,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上海高昂的生活成本,两人最终分手,小朱回到泉州父母身边,而她的男朋友则飞回梵蒂冈。

“那得有多爱,才会选择跟外国人共度一生。”王主任认为,改变二三十年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传统观念等,跟一个甚至连肤色、眼睛都不同于自己的外国人结婚生子,这不是大部分人能做得到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绝大多数跨国恋情都因抵挡不了文化差异,最终各奔东西,而且泉州人偏保守,别说嫁给外国人或娶外国媳妇,就连嫁到其他省市、娶其他省市的媳妇,家长都不一定能接受。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