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家张瑞图
张瑞图(1570年~1644年),泉州晋江人,明代官员、大书法家。他年幼时聪颖过人,因家境贫寒,供不起夜读灯火,每天夜晚都到村边的白毫庵中,借着佛前的长明灯苦读。年轻时,一面执教谋生,一面参加科举考试。妻子善于纺织,用纺织的收入供给家用和支持张瑞图求学的费用。张瑞图习惯通过手写而熟读五经子史,既练习书法,又能深入理解文义。他文思敏捷,为准备科举考试,每晚选择书经的一个题目作文,第二天,他的文章就在府县学衙中广为传阅。他也因此而名声大噪,泉州一带都盛行由他解释的经文。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张瑞图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之职,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升为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张瑞图为官期间,正是宦官魏忠贤专擅朝政,势焰熏天之际。很多官员依附魏忠贤,争相为其歌功颂德建立祠堂。魏忠贤生祠中的碑文大多是张瑞图手书。崇祯三年清算阉党时,张瑞图被定为阉党罢免官职后回归故里。
张瑞图书法
张瑞图的书法纵横凌厉,拙野狂怪,布局犬牙交错,风格奇逸,在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称。当时人称赞他的书法“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当代刘正成在《书法艺术概论》中评价“张瑞图书法的最大特色,就是将点画线条化,然后用侧锋翻转代替传统的圆转笔法,并将各个单字的扁与长拉开距离,造成震荡冲折的节奏感,让笔气喷薄逼人,再加之连绵的‘一笔书’,以成滔滔不绝的气势。这可以解释为艺术家曲折的生活经历,与其政治和人格的分离,所释放出的内在矛盾冲突与苦涩精神感受。张瑞图以强悍的笔力,尤善作巨幛书,气势慑人”。
张瑞图书法的奇逸风格,体现了明代审美观念的转变。明朝当时的书法以柔美为时尚,一些追求创新的书法家则出现反传统的倾向,崇尚怪异、狂狷,涌现出一批“狂怪”派书法家,而张瑞图就是这一派的代表。他的书法抛弃了传统的中和、优美的美学规范,以狂怪为美,纵横恣肆,棱角毕现,颠覆了传统,创造了新的美学范式,对书法艺术的探索做出了贡献。但因依附“阉党”的政治问题的困扰,张瑞图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始终难以评定。
“书如其人”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一种书法艺术观。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的书法因其人品高尚而被拔高其艺术价值,宋代蔡京和元代赵孟頫都因人品、气节等问题影响了人们对他们书法价值的认可程度。我们提倡不因人废言、因人废书,书法的评价应依据书法本身。在书法的艺术世界里,张瑞图的书法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