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传统产业»正文

全省首个内循环恒温缸式桂花鱼养殖基地迎丰产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4-05-20

日前,看着从恒温缸捞起的一尾尾活蹦乱跳的桂花鱼,南安梅山镇蓉中村党委委员、桂花鱼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朝阳感慨万千,既激动又感动。激动于这批鱼苗养殖成活率达9成以上,能为村民和村财带来丰厚收入;感动于它们是去年台风“杜苏芮”袭击养殖基地后收获的首批桂花鱼。

2021年,由蓉中村党委和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蓉中)培训基地牵头、部分村民投资,福建省首个内循环恒温缸式桂花鱼养殖基地在南安梅山镇蓉中村投入运行。去年7月,稳步发展中的基地受超强台风“杜苏芮”重创,损失惨重。承载着蓉中村乡村振兴希望的基地进行升级加固设备,为桂花鱼建设更智能化的“新家”,并于去年11月投入4.5万尾鱼苗。连日来,灾后首批1万多公斤成鱼陆续销往福建、广东及东北三省,带来上百万元收入。

 



桂花鱼被打捞起来后将销往各地

实行智能管理

远程操作养鱼

近日,记者来到养殖基地1号车间时,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郑文杰和万亮正在协助技术员进行清洁、消毒工作。记者看到,1号车间共有8个1.2米深、6米直径养殖缸,目前所有成鱼已全部售出。2号、3号车间仍在养殖中,4号车间用于鱼苗驯化。

“桂花鱼养殖采用规模性工厂化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机械过滤、鼓风增氧、杀菌灭藻、水质监控等多重功能,不受季节、细菌和虫害影响,能够保证桂花鱼产量和质量。缸内的水体每3个小时就能完成1次循环,耗水量在5%到10%之间,十分节水,每立方水可产鱼40—50公斤。”基地负责人李朝阳介绍,车间还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远程操作和智能化管理。

他拿起手机,向记者演示如何手机远程查看、控制车间数据。“手机直接显示溶氧、水温光照、空气湿度温度等数据,可以直接控制水温、恒风系统、排污设施等。设定好参数,控制系统还会自动调整到对应参数。”他说,得益于智能化设备,每个车间仅需1人管理,实现“在办公室里干农活”。

带动村民致富

壮大村财收入

“灾后收获的首批成鱼共1万多公斤,每公斤市价约20元,收入约100万元,预计年产12.5万公斤。”李朝阳说,这批桂花鱼成活率达9成以上,超出他们的预期,这在去年7月时是预料不到的。当时,经过首批和第二批鱼苗养殖探索,第三批成鱼即将出栏,却被台风“杜苏芮”带来的大水冲走,设施设备也全部损坏。

基地重建等于从零开始,李朝阳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定信心,加大投入,升级设备。“我们得到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南安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村党委还与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达成党组织结对共建,进一步助推桂花鱼养殖产业发展。”李朝阳说,基地加固、垫高养殖缸,优化设备以便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成立应急预案,改进管理方式,同时协调镇村帮忙疏通河道,多措并举,消除隐患。基地同时优化车间智能管理系统、远程操作系统,力求有效提升抗洪能力和排污流速,以科技赋能高标准重建灾后桂花鱼养殖基地。

“桂花鱼养殖基地流转闲置土地,通过鼓励村民参与入股等方式,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并保证每年10%的利润充实村集体收入,为村财增收至少10万元。”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文彬表示,基地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农村集体收入,小鱼“游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