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我们的节日·七夕】穿越古今 浪漫七夕共佳期

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5-08-30

七夕佳节,从畲族土楼的民族风情体验,到永春县的中式集体婚礼,再到非遗剪纸的艺术传承,泉州各地举办了一系列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新风尚的精彩活动,用多元化的方式诠释“我们的节日”丰富的内涵,与市民共享浪漫七夕。据泉州市民政局统计,昨日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710对。

 

畲族风情竹竿舞

 

喜结良缘定格幸福

南安:畲族婚俗中感受“女尊男卑”

在南安市码头镇铺前畲族村,一座有260余年历史的铺前土楼成了七夕活动的焦点,“2025年南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进农村暨‘我们的节日·七夕’(码头专场)活动”在这里举行。这座四方形土楼占地700多平方米,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经近三个世纪风风雨雨,仍坚固如初。

宾客们在袅袅茶烟中细品畲族特色咸茶,感受“山哈”族群的山野古早风味;专业团队演绎的竹竿舞节奏明快,竹竿开合敲击间,游客跃跃欲试,亲身体验舞蹈的灵动;现场提供的精美畲族传统服饰,让群众触摸刺绣纹路与银饰光华,沉浸式感知民族美学内涵;非遗漆扇制作工坊中,传承人手把手指导,参与者亲手完成绘制上色,近距离领会匠人巧思。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山盟海誓·爱在南安”集体颁证仪式。新人在亲友见证下宣读誓言,领取石制婚书定格幸福。“我们的婚礼办的就是畲族的传统婚礼,新娘坐轿子,新郎只能走路;拜堂时,新娘只需手执花巾掩面或行礼点头即可,而新郎需行跪拜礼。”31岁的李女士是南安九都人,与畲族老公雷先生相识多年喜结连理。她告诉记者畲族婚礼中最大的特色是女尊男卑,这场传统婚礼令李女士终生难忘,她笑称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嫁给畲族男人一定不会受委屈。

 

身着传统婚服留下倩影

永春:桃源证婚誓 金婚话真情

永春县北溪文苑内,“缘定桃源 俭约传情”公益集体婚礼简约而庄重。10对新人身着传统婚服,在桃花岛、福溪桥等景点留下倩影。仪式在古风舞蹈中启幕,新人们携手入场,在领导嘉宾与亲友祝福中领取结婚证、签署婚书、行拜堂礼、饮合卺酒、互赠信物香囊,每一个环节都浸润传统婚俗与永春特色。主办方赠送的“幸福礼包”更承载着倡导俭约婚俗、传承文明家风的深意。

最动人的环节是6对金婚、宝石婚夫妇登台分享婚姻智慧。一对婚龄55载的老夫妇动情回忆:“没有婚纱,没有钻戒,真心相守就是幸福本质。”他们以朴素婚姻哲学诠释“简约方能长久”的真谛,为新人们树立了真实榜样。活动同步发布“喜满永春”婚恋文旅线路,推动婚俗改革与文旅深度融合,倡导抵制高额彩礼,树立文明嫁娶新风。

 

新人剪“喜花”

晋江:“剪喜”融慈善 婚俗传古礼

在晋江,七夕活动将非遗传承与公益理念巧妙结合。在“剪喜传情”剪纸工坊,新人们在非遗传承人庄老师指导下,剪出蕴含闽南文化的吉祥“喜花”。活动创新“手作+慈善”模式,新人参与“9.9元幸福捐赠”,善款汇入基金支持本地公益,传递“喜事新办、慈善同行”的温暖内涵。

婚俗互动环节同样精彩:“闽南婚俗盲盒”通过知识卡片问答,让新人默契协作深化文化认知;“敬茶有囍”环节中,“喜婆婆”身着传统服饰,演示敬茶礼仪,讲解“新娘茶”蕴含的尊老睦家之道,强化新人对闽南婚俗的认同感与仪式感。

 

“七夕·鹊桥相会”以艺术场景再造节日盛景

安溪:鹊桥烟火绘长卷 实景演出叙情缘

在安溪,金谷溪岸的“七夕·鹊桥相会”则以艺术场景再造节日盛景。“假如爱有天意”实景演出以天然溪岸为舞台,融合高甲戏《白蛇传·游湖》、情景剧《唐伯虎点秋香》、情诗朗诵与闽南语歌曲,在“相遇·相知·相守”叙事中串联古今艺术表达。

鹊桥灯光随倒计时逐一亮起,倒映溪波;烟花随情歌节奏盛放夜空,观众纷纷携手许愿,在漫天华彩中镌刻浪漫记忆。活动还设置古风NPC互动、非遗手作市集及两岸青年茶话会,以文化为媒,为安溪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来 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