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本网动态»正文

我国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新增长点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2-11-02

  着力培育循环经济新的增长点,需要高度重视再制造产业发展。再制造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实践运用。通过再制造过程,工业生产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 循环闭合模式,既减轻了环境负担又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符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同时,绿色再制造业也是对制造业后端价值链的延伸拓展。 因此,实现再制造的规模化发展,不仅低碳、节能、环保,更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数年试点培育,我国再制造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发展势头良好,部分技术 走在世界前列;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再制造产业体系与庞大的产业规模相比,我国再制造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再制造单件利润虽已超过新品,但由于 生产规模化程度不够,再制造产业难以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当前,我们要建立完善与再制造有关的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应建立再制造企业的资格认证体系,形成 行业准入和许可证制度。应规定再制造企业研究开发、技术检测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应建立企业生产规范和质量检测程序,对再制造特殊工艺、技术、设备进行认 证。应制定完善再制造产品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与服务规范,发布各种行业性标准、指南,推广自愿协议、最佳实践等。应制定工程机械、大型工业装备等产品报废标 准。将汽车年检制度、报废标准推广到工程机械、大型工业装备等领域,比照北美制度,规定工程机械等装备进入再制造循环的年限与工时标准,一方面保障工程项 目施工安全,另一方面提升设备可再利用率。

   与此同时,还要推进再制造技术创新。可考虑建立国家级、区域性再制造研发中心,组织开展装备再制造寿命预测技术、高效无损拆解与分类回收技术、环保高效 绿色清洗技术、纳米表面工程技术、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要建立再制造零部件的分类、条码等标识制度,建设区域性和全国性的旧件信息网 络和数据库,完善数据共享系统,为 汽车、工程机械等面向绿色产品设计、制订回收法规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可考虑设立再制造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开展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给予资金扶持。要鼓励 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作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提升再制造企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产、学、研联合进行再制造技术攻关,提 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来 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叶刘琦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