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世界开放之泉州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3-05-22

道教成泉州移民乡情的纽带

印尼群岛各种华人民间信仰的庙宇,大都仍采用泉州庙宇的传统建筑规制和形式,有的还从泉州请来工匠、运来材料建筑而成。譬如苏门答腊岛巴东市西兴宫,在1873年重建时,就从国内请去工匠十余人,购置大批建筑材料,极具闽南寺庙建筑风格。日惹的镇南宫亦是如此。

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中,供奉家乡乡土神祇的宫庙甚多。在菲律宾,曾建有晋江石鼓庙分灵顺正庙,清代建有泉州分灵的通淮庙,现在一些道教组织的负责人大多都是泉籍华人。在新加坡,清朝道光年间,泉州人在当地建立“天公坛”、天福宫、通淮庙,多位泉州道士以及他们的子孙在当地建立道坛。

这些庙宇,都是泉州道教信仰和习俗随着泉州先民移民至此的表现。泉州道教的外传,是从民间开始的。古代因海上交通工具简陋,泉州移民漂洋过海谋生时,为祈求旅途平安,到各自崇信的庙宇祈祷、许愿,并取香火随身携带到异国他乡。随着他们在客居地的繁衍生息,而逐步建起各种庙宇,供奉家乡带去的神祇,这种传统信仰深深扎根在各地华人社会中,并形成一种凝聚力。这种“神缘”关系也是他们同故乡联系的重要纽带。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先民移民海外后,还保留了许多道教的活动。闽南村落历来有以寺庙为中心演出戏剧的传统,华人华侨社区也常以闽南地方神庙为中心演出中国传统戏剧。譬如,泉州木偶剧种布袋戏亦随着泉州华侨移民传入印尼群岛,17世纪时布袋戏已经在爪哇地区流行。主祀广泽尊王的中爪哇勿里达保安宫就一直延续以布袋戏演出酬神的传统。

东南亚著名僧侣多数祖籍泉州

许多市民去菲律宾游玩会发现,当地有许多与泉州佛寺同名的寺庙,如宿燕寺、崇福寺、海印寺等。它们不仅仅是同名如此简单,实际上是由早期泉州赴菲僧侣建造。1937年,泉州开元寺监院性愿赴菲律宾,扩建大乘信愿寺,邀请泉州僧人如满、瑞今、觉定等一同赴菲,被誉为“菲律宾佛教之开山鼻祖”。

宋元时期,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佛教在泉州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泉州僧人到外国弘法、求法,同时把泉州文化带到海外。特别是近代之后,泉州有不少僧人东渡日本、朝鲜、韩国,南渡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建立弘扬中国佛教文化的基地。

在新加坡,泉州僧人转道和尚对于当地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913年,转道和尚等泉州僧人一道创建新加坡普陀寺。在他的主持、带动下,新加坡先后创建了龙山寺等20多座佛教寺院。惠安人高参和尚上世纪50年代时为双林寺方丈,在新加坡兴建寺院9座。

曾在泉州开元寺卓锡(僧人居留的意思)的圆瑛法师,是去马来西亚传播佛教的前辈。泉州僧人在马来西亚建造巴生的龙寺、新山宝莲寺和芙蓉观音寺等。新马佛教总会于1949年成立,泉州僧人广洽、宏船、常凯先后担任主席。

而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檀香山的玉佛寺、洛杉矶的观音寺、华盛顿的觉林精阁,都有泉州僧尼驻锡(僧人出行到访的意思)。现任泉州开元寺方丈释道元,曾在上世纪90年代在巴西圣保罗观音寺担任住持。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大鹰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