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企业排污告别“免费”时代
“5000”、“7050”、“8250”……昨日上午,随着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大厅电子屏幕上的数字刷新,我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首场交易会气氛被推向高潮。当10分钟应价周期结束,第一场二氧化硫排污权竞价最高成交价格被定格在每年每吨10025元。
交易会上,20家来自泉州及省内外地企业参加竞买。他们的竞价标的,是华润雪花啤酒(福建)有限公司出让的20吨二氧化硫和33吨氮氧化物排污权、晋江市环保局出让的9吨二氧化硫及28吨氮氧化物排污权。晋江市环保局还出让化学需氧量1.56吨和氨氮0.255吨。经过激烈竞价,成交总金额达247.42万元。
短短半天,交易会唯一排污权挂牌出让企业——华润雪花啤酒(福建)有限公司就将150多万元收入囊中。“收益超出预期,这样一来,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更足了。”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连来说,2013年,公司投入1000万元启动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去年4月启用天然气锅炉,成为全省啤酒行业首家采用LNG替代燃煤的公司。“通过内部挖潜,每千吨啤酒的综合能耗降低了52%。”节约下来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权,除了“储存”一部分用于自身发展需要外,富余部分全部公开挂牌出让。
“首场排污权交易会成功举行,标志着泉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财务总监赖周伟介绍,该中心是福建省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平台。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将建成集排污权、林权、碳排放权等多要素流转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泉州经济发展。
“环境容量是一种特殊资源。以前,企业所需的排污权由政府无偿提供,企业的‘环境成本’概念认识不足。”市环保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科科长蔡天从介绍,随着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引入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杠杆来促进治污,树立“资源有偿、使用有价”理念成为大势所趋。
去年7月起,我市在造纸、水泥、皮革等8个行业试点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管理。“今后,企业每年都要交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环境成本压力将倒逼新企业主动采取新工艺、新技术,减少购买排污权成本;老企业则主动通过深度治理减排,腾出富余排污权出售获利。”
下一步,我市将在8个试点行业全部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其他行业新(改、扩)建项目无可供调剂总量指标的,必须向试点行业购买,力争明年在所有工业排污企业全面推行。(记者谢曦)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