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泉州相关政府部门感谢柬埔寨福建商会抛来橄榄枝,或建各国联系平台
闽南网2月4日讯 泉州港能否与西哈努克港建立海丝友好港口?海都采访团赴柬埔寨采访期间,柬埔寨福建商会抛出的橄榄枝,引起泉州市政府部门的关注。

海都报海丝十国行柬埔寨站的报道
泉州市港口管理局和泉州市商务局都很感谢柬埔寨福建商会的热情,并期待借此次海都报采访为契机,今后开拓更多的贸易往来。除了政府部门,民间也有不少与柬埔寨的海丝缘分。柬埔寨的侨生,曾在1999年左右赴华侨大学附属中学读书,而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低及赋税优惠政策等,还吸引了许多泉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许多泉企看好未来双方的商机。
泰国和泉州的缘分也不少。2012年,泰国吞武里大学与华侨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吞武里大学华文学院”,开设了中文电视台,宣传、推广华文教育。
小伙伴们,更多海丝十国行的精彩内容,请关注海都报官方微信订阅号“海峡都市报大泉州”,寻找错过的旅程,守候正在路上的美好。互动与分享,您还可以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微博@海都报官方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柬埔寨篇】
泉州相关政府部门:
建议借此契机,建立各国联系平台
海都采访团赴柬埔寨采访期间,柬埔寨福建商会写了一封建议信,期待泉州港与西哈努克港结为海丝友好港口,委托海都记者转交。这一建议可不可行,记者采访了泉州市港口管理局和泉州市商务局。
泉州市港口管理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柬埔寨福建商会的建议表示感谢。他说,目前,泉州港唯一的友好港是中国台湾高雄港。2011年,泉州港与高雄港签订合作协议,两个港口在航运和港口物流方面展开合作,泉州港可通过高雄港的372条航线把货物运往世界。
西哈努克港和泉州的往来较少,缔结友好港也需外交部批准。该负责人希望,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未来,双方的经贸往来会越来越多。
泉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泉州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的贸易往来并不多。且不说友好港一事能否成功,对于这次橄榄枝,他们特别高兴。他说,这次,海都报相当于先行探营,并把信息传递回来。他透露,上周召开的全市商务工作会中,也特地指出,未来,将加强与柬埔寨、泰国、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各国的重点联系,今后贸易开拓重点,基本覆盖海都报海丝十国行路线。
该负责人希望,借此次海都报海丝十国行为契机,可以先建立与对方联系的平台,为今后开展贸易往来做准备。
泉企“走出去”:
已成行业共识,但不少企业仍观望
在服装业,“东南亚”绝对是2014年的一个热词。阿迪达斯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耐克也将订单持续转移到越南和柬埔寨,凡客则在柬埔寨、越南和孟加拉国构建起了新的服装供应链……
在柬埔寨的成衣制造业大潮中,也出现了泉州人的影子。福建峰达轻纺有限公司于2012年就将订单转移到柬埔寨。此后还在金边开办了工厂,实现产能转移。据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介绍,这三四年,该商会先后组织了十多次境外投资纺织服装业的考察,范围涉及包括柬埔寨等在内的东南亚各国。
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施正植介绍,泉州纺织服装企业正“成群结队”前往东南亚、南亚考察,除劳动力价格优势外,欧美国家对柬埔寨、孟加拉等国的优惠关税政策、无贸易壁垒优势,是吸引企业往东南亚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已多次奔赴东南亚考察,泉州纺织服装产业进行跨国产业布局的依然是个别现象。施正植说,“走出去”已成为行业共识,但要在当地站稳脚跟并不容易,需要国际化经营团队,因此不少企业仍在观望中。他同时提及,目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很好的商机。而在他看来,未来,泉州企业“走出去”的风潮,仍需要政府层面放大视野,来自政府的扶持不可少。

华大校长贾益民向尼空议长(右)颁发名誉教授聘书(资料图)
【泰国篇】
华大和泰国高校:
共建华文学院,设电视台传播华文教育
目前,泉州与泰国联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华侨大学了。根据此前统计,华侨大学有接近一半的境外生来自东南亚国家。2013年7月12日,泰王国上议院议长尼空获聘华侨大学名誉教授,成为继泰王国公主诗琳通、前上议院议长素春、国会主席兼下议院议长颂萨等之后,华侨大学聘任名誉教授的又一位泰国政要。
2012年,华侨大学与泰国吞武里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吞武里大学华文学院”,自2013年开始招生,开展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教育为主,所开设专业以汉语、商务汉语为主,华侨大学负责做好教学及相关日常管理工作,吞武里大学负责招生及提供办学硬件设施保障。
此后,两所学校还创建了中文电视台,由华侨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相关负责人任电视台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2年,她几乎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泰国,指导学生开展拍摄任务。这一中文电视台,承担着传播华文教育的任务,将定期前往泰国各孔子学院拍摄活动,再传播给泰国当地人。他们期待,借由这一平台,更好地宣传、推广华文教育。
市民林先生建议:旅游发展有新契机,期待更多泰国线路
市民林先生特别关注海丝十国行的新马泰行程。从事外贸行业的他,曾多次到这些地方旅游。
在他看来,新海丝背景下,旅游也很重要。目前,华人在东南亚国家旅行中,偏爱泰国。很遗憾,泰国的旅游部分,海都报此次涉及得较少。
他觉得,随着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2015年东盟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将为中泰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契机。这样的背景下,泉州的旅游产业是否可以多策划一些到泰国的线路,也可以旅游回流,吸引一些泰国人到泉州来感受海丝重要起点城市的魅力。
市民李先生分享:一百年前,华人就参与泰国铁路建设
市民李先生喜欢集邮,也喜欢历史,昨天他致电海都热线通95060说,他曾在一本跟铁路有关的邮册里,看过这样的一段话:泰国华侨史研究者斯金纳说,在1892年开始的泰国铁路网几条干线的建设,从各种记载看来,如果没有中国劳工,不可能建成。
昨天,在海丝十国行泰国站的报道看到新海丝背景下,中国将参建泰国两段铁路,他就忍不住打来电话分享:其实百年前,华人早已为泰国建设付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李先生说,泰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很长一段时间,贸易基本靠水运。他从很多华侨历史的书中也获悉,泰国的大运河,也有不少是华工的功劳。(海都记者 陈丽娟 陈志坚 实习生 黄雅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