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泉州医声»正文

别用手揉眼睛 电脑键盘常消毒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6-08

 

勤洗手、勤剪指甲,毛巾、手帕要勤洗、常晒,不用手揉眼,不共用脸盆。 (图片来源:CFP)

今年6月6日是第20个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为“告别沙眼盲,关注眼健康”。卫生计生部门专家指出,沙眼是一种可致盲、可导致严重视力损伤的传染性眼病。防控沙眼的关键是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出现沙眼相关症状时,应及时规范就医。 (陈炜卿)

可致盲的传染性眼病

国家卫计委办公厅、中国残联办公厅在《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爱眼日”活动的通知》中指出:沙眼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眼病之一。反复感染沙眼会导致睑结膜瘢痕及倒睫,从而对角膜造成损害,直至视力损伤、完全失明。

最新的沙眼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活动性沙眼、沙眼性倒睫患病百分比分别为0.196%、0.002%,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沙眼流行区标准(5%,0.1%),实现了根治致盲性沙眼的目标。但是根治致盲性沙眼并不意味着不再有沙眼病例的发生,沙眼仍然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眼病,也是学生六大常见病之一。

“见风流泪看沙眼”,沙眼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砂粒,故得名沙眼。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泪、发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适感,眼睑结膜血管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随着病情的进展,角膜可出现新生血管,像垂帘状长入角膜,被称为沙眼角膜血管翳,此时患者往往感到刺激症状加重、视力下降。

角膜发生溃疡者,会出现眼痛、头痛、视物不清。迁延不愈的重症沙眼可引起睑内翻倒睫、实质性结膜干燥症、上睑下垂、角膜溃疡、慢性泪囊炎等,并常引起视力障碍,严重者可致失明。

儿童沙眼多由家庭成员传染

专家指出,沙眼的传播与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沙眼病人的眼泪和眼分泌物中含有沙眼衣原体,沙眼患者眼部的“眼屎”等黏性分泌物中含有的沙眼衣原体,在沙眼患者用手揉眼后,会通过摸衣物、毛巾、门把、电梯或汽车扶手把病原体传播到这些物品上,如果别人紧跟着摸了这些东西,再用手去揉眼睛,可能导致被传染。被病眼分泌物污染的水或洗脸用具等同样可成为传播媒介,接触过眼或鼻腔分泌物的苍蝇也能传播沙眼衣原体。以上情况还可造成重复感染,从而增加沙眼炎症的严重程度。

近年来,人们又重新认识了沙眼衣原体,发现它不仅侵犯眼睛,还侵犯男女泌尿生殖道,成为性传播性疾病,可引发男女急性尿路综合征,女性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可发生子宫颈炎、阴道炎、尿道炎,甚至可能导致急、慢性输卵管炎和盆腔炎。

沙眼与卫生状况的关系也值得关注。比如,对儿童来说,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有资料表明,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达82.5%。7岁以下儿童沙眼患病率与其父母沙眼患病率有密切关系。

毛巾手帕要在阳光下曝晒

针对沙眼衣原体通过接触传染的特点,预防的关键是形成和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面部清洁,养成不用手揉眼的好习惯。毛巾、手帕要勤洗、常在阳光下曝晒或进行高温消毒,做到一人一巾专用,不能随便使用他人的手帕手巾,不跟患沙眼的人共用脸盆。洗脸、洗手最好在流动的水流下进行,不到脏水处游泳。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单位要配备流水式洗手设备,坚持用流水或分脸盆洗脸,睡眠区应进行分隔和通风。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要加强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游泳池的水要定期消毒。网吧或办公室的公用电脑,键盘要经常消毒。

社区要合理处理垃圾,改善厕所环境,减少或消灭苍蝇,并要注意水源清洁。沙眼患者在沙眼治愈之前,不要去公共浴室或进入游泳池游泳,以免传染给别人。

由于儿童的免疫力较差,易患沙眼,所以照顾小孩的人如有沙眼,必须立即彻底治疗,同时注意避免通过手将病菌传给小孩。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