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泉州医声»正文

中风患者40岁至64岁占一半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10-29

 

脑卒中发病如病人意识清楚,可让其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图片来源:CFP)

核心提示

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显示,脑卒中(也称中风)是我省居民第二位的死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它更是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在我国所有卒中患者中,40岁—64岁的患者占近50%;脑卒中高危人群中,40岁—64岁的人群占比超过60%。脑卒中呈明显年轻化趋势,与中年人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较少参加体育锻炼有关,也与中年男性吸烟率高有关。

40岁以上人群约15%处于高风险

在201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发布《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5)》,并指出实施中年人中风风险筛查与干预刻不容缓。

《报告》调查数据来自2011年—2013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3个样本,累计分析人口134万。结果显示,2011年—2013年综合标化患病率约为2%。卒中患病率和教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小学和以下文化卒中患病率最高,大专及以上最低。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5%的人群处于高风险。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看,男性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和肥胖排在前几位。从危险因素的年龄分布来看,中年人的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已经与老年人相当,而中年男性的吸烟率远高于老年人;中年人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较少参加体育锻炼,引发了脑卒中年轻化的趋势。

专家指出,我国已经转入老龄化社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中年人因卒中早死或致残的趋势,脑卒中的发病将呈“井喷”甚至“海啸”状态,尽快筛查和干预中年人的卒中风险已刻不容缓。

8项因素为中风风险打分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主要有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因脑血管阻塞所导致的属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因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属出血性脑中风。通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鉴于脑卒中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三高特征,充分认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而保护生命和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脑中风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提出了适用于40岁以上居民的脑中风风险评估卡,评估内容有8项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或不知道,糖尿病,吸烟,心跳不规则(房颤),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身体运动(很少进行体育运动),脑中风家族史。上述8项危险因素中,具有不足3项,且没有慢性病者,可评为低危人群;上述8项因素具有不足3项,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等慢性病其中之一者,可评为中危人群;上述8项危险因素具有3项及以上者,即可评为脑中风高危人群;既往有过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也属于高危人群。

FAST试验捕捉早期信号

秋冬季正是心脑卒中好发的季节,通常认为,这与秋冬季节交替时气流、气温的剧烈变化,且日趋寒冷有关,尤其是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周围血管加强收缩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脑血管痉挛。

鉴于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性的高度敏感,完全缺氧超过4分钟即可导致脑神经细胞死亡,且不可再生,故及早发现脑中风及其危险信号,在发病后的3—6小时内进行紧急抢救,是防止致死致残的关键。

识别中风,除了综合口角歪斜、肢体麻木、两眼发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外,还可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的脑卒中院前识别表即FAST试验捕捉早期信号。该表用“脸(Face)”、“臂(Arm)”、“说话(Speech)”3个指标来预判,被称为脸、臂、说话的FAST试验,操作简单又方便记忆。

脸(F):请患者露齿微笑,看患者的嘴有无歪斜,脸部两边的表情是否有不一致。有的话说明患者一侧的肌肉张力丧失。

臂(A):要求患者闭眼,伸直手臂,看患者手臂是否有力。如果有一侧手臂无力,可看到该手臂缓慢下移。

说话(S):问患者几个简单问题,如:“你现在在哪里?”“今天星期几?”听患者的讲话是否含糊。如果说话口齿不清或困难,甚至丧失语言能力,要怀疑中风的可能。

如果发现患者有上述中风症状或符合FAST试验的表现,应在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医院救治。如果上述“脸”、“臂”、“说”3项中出现1项,新发中风的可能性是72%;如果3项全部存在异常,发生中风的可能性超过85%。

脑卒中发生后,在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前,应让患者保持安静,不要再受到刺激。要及时检查生命体征,如发现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术。如果病人意识清楚,可让其仰卧,使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要垫枕头。对于失去意识的病人,如装有假牙者应取出,以保持气道通畅。患者出现呕吐时,要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或侧卧。

(陈炜卿)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