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迎来政策爆发期 后来者角逐O2O商业模式
每经记者 刘旭 陆佳丽 2015年被认为是汽车后市场的“市场化元年”。无论是二手车商业模式探索,还是汽车维修市场的多种模式并存,都在蓬勃发展。
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作为“互联网+”进入较晚的行业,突破口在后市场。
汽车维修市场的爆发首先获得了政策支持。根据去年交通部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开始实施。今年9月底,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今年相关部门对于汽车维修、零配件标准等相关政策进行了多项调整,被认为是汽车维修业进入市场化的基础。
在政策支持下,资本也开始对汽车维修市场进行布局。今年以来,上门洗车、汽车维修的B2B、B2C等商业模式获得资本青睐。华泰证券的研报指出,2014年起贯穿汽车后市场的反垄断,将导致售后利益不再由整车厂商独享。
政策支撑后市场爆发
接二连三发布的新政策正加速推进“打破零配件渠道垄断”和“鼓励汽车服务连锁经营”两大目标。售后市场的服务主体也开始重构。
9月28日,交通运输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汽车生产者向维修经营者、消费者及相关经营者公开所销售汽车的维修技术信息。
《办法》规定,各汽车生产者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向交通运输部备案其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的有关信息。对于新车上市之日起6个月内公开维修技术信息,汽车生产者应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径、合理的信息价格,向所有维修经营者及消费者无差别、无歧视、无延迟地公开所销售汽车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不得通过设置技术壁垒排除、限制竞争,封锁或者垄断汽车维修市场。
有业内分析认为,新政使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知情权,也使监督更加到位,同时倒逼汽车服务行业的承建者依法依规落实政策。
新政出台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汽车维修产业重组。行业资源越公开、透明,服务意识越好,企业的生存能力就会越强。此外,信息公开本身也会促进整个汽车维修行业更加优化服务意识,转变以往普遍存在的4S店“店大欺客”状况。
随着汽车配件管控和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逐渐放开和公开,汽车售后市场也将面临格局重构。
商业模式进入角逐期
公开资料显示,上亿车辆保有量和每年2000万辆以上的新车增加量,成为我国汽车售后市场坚实的基础。汽车维修、原厂配件和零部件的资源垄断成为授权经营的4S店“得天独厚”的优势。4S店维修成为消费者普遍认可的正规渠道,维修费用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行业专家处了解到,未来2~3年,汽车后市场将完成一次格局重构。“这是由于限制汽车后市场流通的配件标准问题正在被攻克。”诸葛修车网CEO于海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其实在《办法》出台前,后市场维修体系垄断待破的趋势就十分明显。”新焦点汽车技术财务总监林明表示,对于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重构一直都在进行,政策出台更利于将维修行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引导,并为全行业的整合铺平道路。
对此,典典养车品牌推广总监李鹏宇也认为,《办法》的实施将为车辆服务体系带来极大冲击,整个汽车后市场,特别是维修养护方面的服务标准会逐步规范。
途虎养车CEO陈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社会化维修网点、第三方市场连锁店以及相关零配件供应店的市场规模都将逐步扩大。
不过,由于目前牵扯到如4S店与整车厂等利益相关方,因此在短期内想要破除垄断,打开市场仍有一定难度,但未来三至五年,整个汽车售后市场将逐步放开。
有投资界人士表示,汽车后市场服务电商(O2O)领域将会产生300亿~5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这一预测引发极大关注。
一位汽车后市场资深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来汽车后市场蛋糕将更多由整车厂体系外的企业获得,而独立维修保养体系业务大幅扩容带来的市场机会,将打破目前4S店的垄断性经营生态。
“无论哪种模式,现在市场都还处于布局阶段。”养车无忧网CEO陈文凯表示,按照新车销售5~7年后进入维修高峰期的行业惯例,汽车维修市场的“春天”刚刚到来。
相关新闻
- 15-11-18石狮馆商家平均销售额超300万元
- 15-11-18开展互联网+诉讼服务 受理异地立案2097件
- 15-11-172015“中国企业信用传递”将在诸葛修车网举办专题研讨会
- 15-11-172015:标注中国动漫腾飞拐点
- 15-11-17大数据战略助推“十三五”经济换挡升级
- 15-11-16A股高流动性助力 中概股回归估值可提升数倍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