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口技达人:将口技融入布袋戏 传承创新闽南文化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11-23

口技达人:吹出万千世界

融入布袋戏传承创新闽南文化

 

白长太在竹林里表演鸟叫

 

把口技融入布袋戏

核心提示

安溪县龙门镇年近六旬的口技达人白长太能模仿不少声音,模仿鸟叫声能将已经归巢的鸟儿引得重新聒噪起来;他还把口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戏相结合,传承创新闽南文化。

□本报记者吴志明 罗剑生 通讯员林钦固 文/图

一“鸟”引百鸟

初冬的傍晚,位于山区的安溪县龙门镇和平村已经有些凉意。夕阳西下,白长太家门口的几棵大树上,一群白头翁陆续归巢,并渐渐安静下来,整个山村显得有些静谧。

忽然,白长太家旁边的竹林里响起“啾啾啾”的鸟叫声,起初声音有些沙哑,不是很密集,在寂静的山村里听起来尤为明显。渐渐地,那鸣叫声密集起来,声音时而激越,时而舒缓,并且慢慢清脆起来。

一会儿,大树上已经安静下来的鸟群偶尔有几声鸟鸣回应竹林里的呼叫,数分钟后,鸟叫声越来越密集,更多鸟儿加入,很快汇成了大合唱。

记者来到竹林里,只见身着白衣的白长太嘴里含着一小块塑料薄膜,嘴巴一张一合,时而手扶竹子,时而双手插口袋,时而表情轻松,时而青筋凸起。原来,最先的那些鸟鸣声,就是从他嘴巴里发出来的。

一人一台戏

白长太今年59岁,除了鸟叫声,他还现场模仿田鸡叫声以及母鸡下蛋后的叫声,生动而形象。他告诉记者,学口技缘于从事的职业。在安溪县,每次的城隍庙会都会吸引大量香客和海外乡亲们前来朝圣。每逢此时,在城隍庙前的空地里,白长太就会打开戏担,搭好小戏台。“咚咚……嚓嚓……”锣鼓声渐起,生旦净末丑纷纷出场。白长太一个人操练各种木偶,为来往香客和侨亲们耍起了布袋戏。

一个艺人一个戏台,这是真正的“独角戏”。表演时,白长太双脚敲响锣声鼓点,双手操控打斗跳跃,喉嗓变化万千声音。演好演坏,全在一人。锣声越响越紧,这时,一个套在指头上的木偶从上场门的门帘里探出头,应着锣声节奏,连作带唱……一场精彩的《武松打虎》上演了。白长太苍老的脸此刻也随之生动起来。

“我从小就跟随爷爷和师傅学布袋戏。”白长太告诉记者,要做到“一人一台戏”,最重要的是对各个角色声音要拿捏准确:生角声音文雅,旦角声音婉转动人,净角声音威严有力。这其中要数女声最难模仿。经过揣摩学习,白长太终于掌握了“一人五个角色”的配音。他20多岁便接过师傅的戏担子,到十里八乡去演出,而这一演就是三十几年。如今,生活好了,白长太仍不舍得放弃这门艺术,每逢庙会,他都会应邀到现场演布袋戏,将这一文化瑰宝展现给人们。

一口一世界

有了对声音的把握基础,白长太开始更广泛地模仿。家里养的鸡鸭、猫狗、牛羊,田里的青蛙、蟋蟀……无一不成了他学习模仿的对象。村民经常可以看到白长太独自一人站在田边、鸡舍前跟动物“说话”。

为了更熟练地掌握口技,白长太还四处学习口技的表演技巧。2003年,在中国茶都举行的第二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开幕仪式上,白长太观看了著名口技表演艺术家李进军的表演,被他表演的锣鼓声、鞭炮声、礼花绽放的声音和婴儿的啼哭声深深吸引。他虚心请教,从李老师的嘴型、用气上学到不少技巧。

经过不断揣摩学习,白长太的仿声越来越逼真。如今,白长太又将对周围声音的模仿添加到布袋戏的表演当中。剧情表现早晨出门远行,在表演时,他就添加公鸡打鸣;剧情表现武生打斗的,他就添加刀剑打斗的声音,像《武松打虎》,他模仿虎啸,让现场观众的心情跟着剧情跌宕起伏……

不但如此,白长太的绝活深深也吸引了下一代。他偶尔会到和平小学为孩子演出口技绝学,他在台上表演,孩子们在台下跟着他学,老少同乐,其乐融融。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