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智能手机加速洗牌 扎堆发布市场销量下滑
日前,国产手机迎来发布潮。11月24日,小米召开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三款新品,其中就包括新一代千元旗舰手机红米Note3;紧随其后的华为Mate8手机也备受关注。而在“金九银十”,智能手机更是扎堆发布,仅10月27日一天就有五场发布会举行,令媒体和消费者应接不暇。
喧嚣与华丽的背后,关于智能手机市场饱和的言论从未断过。同时,一些从业者被残酷地扫地出局,剩下的企业则面临着日渐被压缩的利润。智能手机扎堆发布,究竟是百花齐放的争鸣,还是像电影《饥饿游戏》所描述的那样,争取最终活下来的可能?
人人都在做手机
宣传雷同用户“不埋单”
互联网独立评论人洪波指出,这段时间,陆续迎来电商盛会“双11”、圣诞、跨年、春节一系列消费高峰,成为各个企业选择发布的重要时机。
随着网购升温,电商平台成为手机厂商越来越无法忽视的渠道。根据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5 年 6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 3.74 亿。小米、乐视、360奇酷等互联网手机品牌全力拼杀线上市场,华为、中兴、联想这样的传统企业也陆续加入,网络渠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真正将手机发布“势头”推向高峰的,莫过于企业的卖力宣传。乐视将价格亲民的千元机和售价近50万的120吋大电视一同发布,赚足眼球;而一向擅长“搅局”的360董事长、奇酷CEO周鸿祎,将手机发布会放在了射箭馆……
且不论最终影响力如何,国产手机市场的宣传力度,已令三星、苹果这样的大牌望尘莫及。通讯专家项立刚指出,过多雷同的信息可能给用户带来选择上的困难。“归根到底,厂商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根据天猫公布的国产手机销售数据,今年“双11”网民有7.52%的钱花在了买手机上,而卖得最好的前四名为“花旗小妹”(华为、360奇酷、小米、魅族)。从以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为代表的传统国产手机四强“中华酷联”,到“花旗小妹”,手机行业的竞争与洗牌可窥一斑。
互联网企业跨界圈地
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
“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与PC很相似。先由几家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主导,随后相对缺乏核心竞争力、靠‘生产之道’取胜的企业杀入,接下来从业者蜂拥而至,市场很快就饱和了,进入‘后pc’‘后智能手机’时代。”洪波表示,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争夺已经白热化。
罗永浩跨界做手机,从“锤子”出到“坚果”;视频公司乐视、安全公司360纷纷跨界而来,也并不是多稀罕的事。
在洪波看来,不同企业做手机各有“算盘”:“对华为来说,可能更看重手机的盈利能力,以及提升消费者心中的企业形象;对小米来说,手机是其整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借此建立过去没有的商业模式;对于乐视、360这样的闯入者来说,通过低价方式迅速获得用户,构建打通自己的生态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样一片繁盛中,BAT也没有袖手旁观。10月21日,魅族发布魅蓝metal手机,不少人惊讶地发现手机搭载的是阿里云OS系统;腾讯虽然多次宣称不做手机,可用于手机、智能手表、盒子、电视的tencentOS系统却遍地开花;联想神奇工场打造的“ZUK”手机背后,也依稀看得到百度的身影。
手机销量出现下滑
“中国制造”迈向高端需创新
有人入局,也有人出局。不久前,业内传出“大可乐”手机公司破产清算的消息。仍在市场中拼杀的企业,则因重重压力不得不打出“低价”牌。洪波指出,薄利多销是传统中国制造的特色,但随之而来的后果是企业难有积累,也难吸引消费者注入情感。
来自德国市场研究公司GFK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为8870万台,相比一季度的9860万台再度下滑10%。周鸿祎表示:“2015年的手机市场不是红海,是血海。”
目前,老牌厂商们不满足于在千元机市场杀个两败俱伤,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过去苹果、三星垄断的高端市场,华为MateS、中兴AXON、小米Note等机型纷纷出炉;魅族从过去“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中走出来,拥抱互联网时代,很快取得了年轻人的喜爱,甚至能与小米打一场“红(红米)蓝(魅蓝)之战”。
作为手机行业的“创业者”,经历过“360特供机”时光的周鸿祎可谓在“奇酷”身上打了翻身仗,2000元档销售冠军、销量增长最快的新晋手机……业内人士指出,360独特的安全优势,很可能是吸引消费的原因之一。
“智能手机领域依然大有可为,只要有创新,不论是技术、产品、商业模式,还是服务上的创新,都可以推动‘中国制造’继续迈向高端”,洪波说。
相关新闻
- 15-11-25一场必须打赢的世纪决战——来自基层的脱贫攻坚报告
- 15-11-16购物“海啸”释放哪些经济信号——双11消费热再透视
- 15-11-13常伴实体经济左右 共见泉州转型未来
- 15-11-12C919推动民机产业大升级 项目前景须经受市场检验
- 15-11-11南安石博会凸显“国际范”
- 15-11-113小时用掉23G流量 原是手机应用软件惹的祸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