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南音艺术 自制乐器20载
核心提示
因为痴迷南音,他自学制作琵琶、二弦、洞箫等乐器,这一执著就是20多年,乐器深受泉州、厦门南音爱好者的青睐,经常有人慕名前去购买;他最大的愿望是能把这门制作技艺、把南音这一音乐精粹传承下去。他就是今年61岁的安溪长坑乡小西村村民苏来兴。
□本报记者 吴志明 通讯员 洪金示 文/图
钟爱南音 尝试自制琵琶
琵琶、二弦、三弦、洞箫、笛子……来到苏来兴的家中,只见厅堂和里屋挂满各种乐器,琵琶是其中的“主角”。一间约10平方米的屋内,还摆放着锯子、斧头、刨刀、电钻等工具。
“小时候没钱买这些乐器,所以就动手制作。”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南音,20多年前,开始自己学着制作琵琶。他照着别人的琵琶制作,因为有当木匠的经历,失败了几次后,开始掌握了制作方法。他发现制作琵琶包含着力学、声学、美学等基本原理,因此每一道工序都严谨对待,不敢疏忽。
他一口气制作了好几把琵琶,虽说外形不太好看,但音色还不错。他拿了4把自认为较成功的琵琶到石狮去卖,没想到一下子全被买走,还得到许多改进的建议。后来,他又尝试制作了二弦、洞箫等传统乐器。
不断摸索 改善音质品相
经过20多年的摸索,如今,他每年都可以制作数十把琵琶,选木、锯木、雕花、刻字,整把琵琶的制作几乎都是他一手完成。这些琵琶不仅外形出众,而且音色华美细腻。他介绍,制作一把好琵琶,是可遇不可求的。木料的选择很关键,从凤头到琴身再到面板,每个部位对木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所选木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使用寿命及音色。
制作琵琶的过程是艰辛的,开模、盖印版、装凤头、安音位、刨光、上漆等一系列步骤,通常要花上他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他说,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安音位,要反复调试,聆听传出的音律是否纯正。“好听的琵琶声就像铜钟声一样。”熟能生巧,如今,他调音基本凭感觉,制作出来的琵琶得到了一致好评。
“琵琶不仅要求音质好,还要有外在美。”在他制作的琵琶中,最上乘的要数贝壳系列的琵琶。贝壳属纯天然材料,保存期限长久,“贝壳的亮泽是普通材料无法比拟的,琵琶上有了贝壳的点缀,看起来像嵌入宝石一般。”
收获好评 盼望技艺传承
由于选材讲究、做工精细、音色稳定,他制作的琵琶在泉州、厦门一带很受欢迎,一些乐器经营商和琵琶爱好者经常慕名来购买。他随口就能说出向他买过琵琶的闽南知名南音艺人,在他看来,这些老主顾的光临就是对自己手艺的肯定。
“乐器制作是一项极具耐心的手工活,从选材到制作完成,需要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琵琶有价,兴趣无价。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琵琶,喜欢南音这项传统文化。”他说,他希望能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更希望把南音这一音乐精粹一代代传承下去。
采访快结束时,苏来兴随手拿起一把琵琶,向记者弹奏了几首拿手曲子。虽然他的背后不是华丽的舞台,但从那委婉的琵琶声中,记者似乎听到了他对琵琶的热爱与坚守,以及与南音的不解之缘。
相关新闻
- 15-12-10著名作曲家张千一:泉州有面向世界的海丝胸怀
- 15-11-30泉州南音创《邂逅·丝韵》 演绎陈三五娘相关名曲
- 15-11-29华大境外生舞起马来狮 晋级达人秀5000元大礼包等你拿
- 15-11-26福建三朵牡丹同台绽放
- 15-11-26我们希望为传统的 河流注入新源
- 15-11-21培元中学师生拍摄微电影《音乐活化石》献礼亚艺节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