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泉州医声»正文

天寒地冻勿贪暖 小心低温烫伤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2-02

 

老年人泡脚时尤其需要注意水温 (CFP)

 

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太高。 (CFP)

核心提示

前几天,泉州迎来霸王级寒潮。接下去几天,气温还将逐步下降。天寒地冻,许多人开始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取暖产品御寒,但在取暖过程中,因烫伤而导致急诊就医的事情时有发生。专家提醒,在这种极寒天气里,不要太贪暖,在使用暖宝宝、热水袋等取暖产品时,要注意控制好接触时间,以免“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比高温烫伤还严重

上周末我市气温迎来新低,家住市区的陈阿姨手脚被冻得冰凉,晚上彻夜难以入眠。无奈之下,她只好用热水袋暖被窝。但第二天一觉醒来,觉得小腿火辣辣地疼,皮肤表面还红肿起水泡。她赶紧到医院一看,被诊断为烫伤。医生告诉她,这是皮肤长时间接触热水袋导致的低温烫伤。

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内科急救副主任医师周梁源说,有研究表明,热源温度超过44℃,就可能导致低温烫伤。接触70℃的热源超过一分钟、接触60℃左右的热源超过五分钟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

暖宝宝的发热温度最高可以超过60℃,电热宝的工作温度在70℃以上,而灌入沸水的暖水袋表面温度更是超过80℃,都可能造成低温烫伤。尤其是人进入深度睡眠后,皮肤对温度没那么敏感。

在市民的设想中,被沸水、热油等超高温烫伤,比低温烫伤严重得多。但事实恰恰相反,低温烫伤的面积不大,但深度却比较大,一般都由浅Ⅱ度到深Ⅱ度,严重者会达到Ⅲ度。创面深,往往造成组织坏死,有的甚至深达骨质。

更严重的是,低温烫伤后,由于创伤不太明显,疼痛感不强烈,人们往往会忽视,会让伤口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糖友”最需预防低温烫伤

人们的皮肤在冬季对热反应的敏感度会下降,而一些特殊群体,如老人,对热和痛的感觉迟缓,使得他们成为低温烫伤的主要受害者,糖尿病人更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糖尿病人因泡脚不注意,而导致截肢风险的,门诊中不凡这样的病例。”泉州市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李嘉宏说,有些患者用热水泡脚取暖,当时并没感觉水烫,泡完后脚会突然起不少水泡,接下来水泡处的皮肤会迅速溃烂,从脚部烂到腿部。如溃烂情况迅速发展至骨头,会有截肢风险。

李嘉宏说,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缺血,容易手脚冰凉,所以他们喜欢泡脚取暖。但由于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就很容易被烫伤。有的刚刚泡脚时,虽然不是“高温”,但随着水慢慢变凉会再加入热水,此时,人体感觉系统已经不能感知到合适的温度,容易引起低温烫伤。

李嘉宏进一步解释说,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差,血管不通畅,组织的修复能力和抵抗感染的能力下降,即使是一个很小的伤口也会迅速蔓延,几天内就可能从皮肤烂到骨头,一些患者救治不及时不得不截肢。

另外,末梢神经敏感度下降的老人、神经发育不完全的婴幼儿,在室外冻到手脚麻木,到室内立刻拿热源取暖的人也是低温烫伤易发人群。

烫伤后第一时间冲凉水或凉毛巾冷敷

那么,发生低温烫伤后该如何及时处理呢?

由于许多患者的低温烫伤发生时正处于深度睡眠中,往往错过了冷却的最佳时间。对于这些患者,根据烫伤的不同程度,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对于皮肤仅出现局部发红的轻度烫伤,可用烫伤膏涂抹伤口,或第一时间凉水冲、凉毛巾冷敷。对于皮肤已出现水泡的较严重的烫伤,建议最好到医院诊治,切莫听信一些偏方往伤口上涂抹酱油、牙膏等,这样容易引起伤口感染。

在取暖的过程中,如何预防这些意外伤害呢?医生提醒说,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太高。使用取暖器时,应以感觉到温暖的距离为宜,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时间最好不要过长,尽量避免整夜放置于被窝内。

泡脚的水温以40℃为宜,时间15到20分钟即可。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老人尤其需要注意水温。测试水温时,要用手肘内侧,不要用脚试水温。

对于易被低温烫伤的人群,推荐使用空调或能控温控时的电热毯,可有效杜绝低温烫伤的发生。

□本报记者 张沼婢 实习生 李闽丽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