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泉州十八匠:老艺人许谦慎一个月制一盏灯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是怎样的精神?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在泉州,提到工匠精神,很多人会联想到老一辈的手艺人,他们的产品从来不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而是一刀一划、一针一线、精心打造的。
在泉州,提到工匠精神,也有很多人会联想到民营企业家,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某个领域的深耕细作,打造出闻名海内外的品牌。
市场经济的浪潮,淘不走的是匠心。今起,我们推出“‘留住匠心’——寻找泉州十八匠 弘扬工匠精神”特别策划,以期用手艺人的工匠初心,守望泉州制造。

“无骨花灯要好看,刻纸就要精美,画工一定要漂亮,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把锋利的刀!”
15岁,不是拜师学艺的年纪,对许谦慎来说,已经是提前出师的时候了。
1958年,曾师承刻纸大师李尧宝的许谦慎,揣着师傅送的一整套制作花灯的工具,离开了泉州市工艺美术厂。


时至今日,许谦慎20多个同门学徒,只有他把这门手艺坚持到现在,74岁高龄的他,仍在坚持制作刻纸无骨花灯。每年元宵灯会,老泉州懂花灯的人,都会刻意去寻找他的作品。
因为没有骨架,这款轻巧的花灯甚至能飞起来;因为制作难度高,一度失传。李尧宝大师花费一生的心血,“复活”了这门手艺。许谦慎是李尧宝大师的嫡传弟子、省级非遗传承人,“从跟师傅学习到现在,已经60年了,我没有辱没师傅的名声”。
相关新闻
- 16-04-01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泉州市召开动员大会 康涛参加并讲
- 16-02-15杨梅刻纸入选 市第五批“非遗”名录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