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政府工作报告》看泉州砥砺前行
发展高质量 泉州加速跑
——透过《政府工作报告》看泉州砥砺前行
2020:见证不平凡
我们战胜了诸多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政府工作报告》
战“疫”有你有我
2020年极不平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空前冲击。
——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正月初一转入指挥部体制,市县乡村四级迅速行动;
——4万多名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大义逆行,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500多家企业勇挑重担、协作联产,半月造出防疫物资新产业链;
——3500多名市县两级党员干部自带被褥分赴村居一线;
——广大公安干警、镇街村居干部及其他一线人员日夜坚守、冲锋在前;
——港澳台侨乡亲、广大企业家守望相助、捐款捐物;
——874万泉州儿女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全市总确诊人数控制在较低水平,实现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这些“国字号”荣誉,泉州榜上有名
2020年
★获批并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
★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全国首批“双千兆城市”
★营商环境在百座经济活跃城市综合排名升至第15位
★获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河长制标准化建设入选水利部优秀案例
过去五年
★荣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等
★入选“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城市
落实“六稳”“六保”
稳
发展更加全方位
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巨大冲击,2020年,我市围绕“经济要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稳健起步。
一季度破解“五难”操作链;
二季度实施“六稳”“六保”追赶行动;
三季度开展双循环攻坚;
四季度组织年终冲刺;
全市生产总值由一季度下降10.3%到全年增长2.8%(预计数,下同)。
实施“百千”增产增效行动
兑现惠企资金48.2亿元、减税降费91.1亿元
为企业增贷、转续贷、降低利率、延期还款2400多亿元
支持龙头企业与本地中小微企业产能对接810亿元
实施“四新”“八老”投资盘子
开展13个新基建新经济基地建设比拼
启动千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行动,实施强链补链、科技赋能等项目710个
完成在建重点项目投资1498亿元,9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新签约项目432个、总投资2281亿元
实施“全闽乐购”泉州促消费活动
发放各类消费券2亿元,组织线下百场促销
网络零售额2574亿元、增长34.9%,数额全省第一
快递业务量破17亿件、增长41.2%,数量占全省一半
实施出口突围拓展行动
出口商品总额增长3.4%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343亿元、增长98.2%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41家
与湖南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合作建设研发平台
聚
城市聚起新气象
13个片区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5亿元。
兴泉铁路、福厦客专泉州段加快架梁铺轨,厦漳泉城市联盟路泉州段建成通车,城东至北峰通道将于春节前通车。
29条古城街巷启动保护提升,11所古书院开展复建复兴。
11个生态连绵带项目基本完工。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97个、完工152个,惠及5.6万户家庭。
出台泉州市文明行为促进办法、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完善创城创卫常态长效机制。垃圾分类实施范围扩大到22个街道(乡镇)、40多万户居民。
活
体制机制有活力
“放管服”
全面推行“一窗通办”,整合“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事项54件。
启动政务数据汇聚与共享应用平台(二期)建设。
在全省率先实现“区块链电子证照+实体证照”同步颁发。
“金改”
推动供应链金融、银税互动、云电贷等增户扩面,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3.1%。
建设企业公益性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完成20万家企业公共信用评价。
新设创新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医改
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2.8%和68.5%,实现医保“村村通”。
对台对外
与印度金奈缔结友好城市获全国友协批复同意。
泉台贸易总额、利用台资分别增长50%和73.8%。
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一期投入试运营。
实
民生改善看得见
民生实事
“四心”工程、民生“XIN”行动深入实施,3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兑现。
脱贫攻坚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普遍达10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
编制完成145个乡村振兴试点村规划,十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
教育事业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4万个、中小学学位1.8万个。严格落实“公民同招”政策。
公共卫生
全市核酸检测机构达53家,新增医疗机构床位6508张、卫技人员2271人。
社会保障
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失业金和困难救助11.6亿元,惠及43.5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9.3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万人。
公共文化
顺利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
文物保护
发布南外宗正司、市舶司、安溪冶铁、德化窑遗址等考古成果。设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泉州工作站,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共建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
生态治理
完成70个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中心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7.3%。完成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县级以上13个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100%。
“强基促稳”
强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建立14个集中监管仓,严格进口冷链食品和国际邮件快件管控。开展房屋安全“百日攻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军地共建
率先建立军地“双清单”制度,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一带三”整体创模目标。
[strong]“十三五”收官 [/strong]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
全市生产总值预计突破万亿大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经济总量连续22年居全省首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社消、用电、快递业务量等指标跃居国内所有城市前20。——《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显成效
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67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深入推进。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申报、“并联审批+电子证照”等被国务院表扬推广,市场主体从50万家增加到120万家。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年贸易额超千亿元。
城市展新颜
开展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6.41平方公里古城逐步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样本”。中心城区面积由206.5平方公里拓展至2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63.6%提高到68.5%。
文化更自信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中国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验收,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公共文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投入使用。
幸福有奔头
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全市累计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万个、中小学学位18.3万个、医疗机构床位1.7万张、养老床位1.6万张。14.8万户居民从棚户区搬出,住进新房。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2021:迎接新开局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把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出口商品总额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创新 产业发展强引擎
实体经济当然是泉州发展的“至宝”,驾驭高质量经济列车行稳致远,泉州产业需要加快提升“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政府工作报告》
●全方位创新
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
建好用好清源创新实验室、中关村中试熟化基地等平台
扩大企业人才自主评价试点范围
实行人口零门槛落户便利化措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科技赋能民生消费品产业
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项以上
新增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新兴产业
推进新基建新经济基地建设,力争新落地项目80个
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
建设中国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基地
●提质扩量第三产业
推进服务业百大项目建设
打造10个夜间经济示范区
争创省级步行街、示范商圈
●“项目攻坚2021”
实施在建重点项目538个,确保开工重点项目90个、竣工90个
签约落地20亿元以上项目40个
振兴 乡村光景可期待
做好“三农”工作,泉州理应更有底气。我们要统筹谋划,抓牢粮食安全,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建设,在逐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道路上一年跨出一大步。 ——《政府工作报告》
●稳定13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
●拓展创建315个乡村振兴试点村
●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实施产业扶贫1500户以上、住房条件改善提升500户以上,扶持低收入村发展村财创收项目150个以上
能级 绣出城市好品质
城市的点滴变化,牵动着海内外泉州人的目光。我们将不负期许,扎实为民建城,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品质品牌。 ——《政府工作报告》
●做强环湾城市中心
开展165平方公里环湾核心区城市设计
打造晋江、洛阳江入海口展示面
新启动8个片区改造提升
新开展3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
实施8个老旧街区成片更新
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1.67万套
新增各类租赁住房1.5万套以上
●提升城市品质颜值
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新策划实施18个生态连绵带项目
每个县(市)新建1个面积不小于6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各区新建改造总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实施聚城畅通工程
建设中心市区至县域“多向放射线”
实施跨海大桥降价惠民通行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
办好公共停车泊位建设、主次干道“微整治”、防洪排涝改造、杆线箱柜规整等“关键小事”
中心市区、县(市)政府所在镇(街道)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和房屋结构安全专项整治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推动兴泉铁路建成通车
加快福厦客专泉州段建设步伐
深化城际轨道R1线、轨道交通、泉厦金高速等项目前期
文脉 泉州故事有内涵
讲好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故事,携手推动文脉传承和文化事业产业同步繁荣,进一步彰显闽南文化发祥地、核心区的软实力,是百姓所盼,更是政府职责所在。
——《政府工作报告》
●全力以赴推进申遗工作
●出台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推动大遗址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完成29条古城街巷保护提升
●试点保护提升2条以上历史文化街区、8个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
●开展古驿道保护修复
●高水准办好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绿意 生态底色更动人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坚持治理和保护并重,让绿色成为泉州发展动人的色彩。 ——《政府工作报告》
●实施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100个
●抓好流域水质提升“碧水清源”专项行动
●推进土壤治理和修复
●健全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考评机制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改革 “泉州案例”谋新篇
“晋江经验”历久弥新,我们必须永葆爱拼敢赢精气神,处理好新发展阶段“五大关系”,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贡献更多“泉州案例”。 ——《政府工作报告》
●以改革促发展
制定实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N+N”政策
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
全面推广“一件事集成套餐”及“全城通办”服务模式
落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
●高水平扩大开放
争取增设自贸区泉州片区
开展“泉州品牌专区”全球推广计划
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4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80亿元
●先行先试推进泉台融合
依托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工业设计、医疗健康等领域合作
加快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前期工作
民生 群众口碑评政绩
民生“小事”件件都是政府的“大事”。必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民生“急难愁盼”问题,用群众口碑称准政绩斤两。 ——《政府工作报告》
●社保
全年新增“五险”参保人数15万人次以上
全面落实新建城区、居住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
新增养老床位1500张
●教育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9000个、中小学学位1.5万个
支持引进国内外高端优质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支持华侨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建设省“双一流”高校、黎明职业大学建设国家“双高计划”项目
●医疗卫生
全面提升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治疗等能力
加快妇产医院二期、正骨医院北峰院区、童昌医院、宝璋肿瘤医院等项目建设
引入上海六院、龙华医院、北京天坛医院
●社会治理
深化“强基促稳”行动
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
新一年 政府承诺掷地有声
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坚持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做到“担当、服务、创新、实干、廉洁”。
——《政府工作报告》
办好“政策面对面”“新法面对面”“东海潮声”等互动平台
办好3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强化政务和效能督查,提高政府执行力
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及其他一般性支出
新一年 这些目标努力实现
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满堂红”
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
“十四五”启程 打造海丝名城、制造强市 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过程中,勇当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四个主力军”,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
现代产业
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2%
培优做强纺织鞋服、石油化工、建材家居、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
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革创新
深化民营经济、财税金融、国资国企、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00家、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0%以上
内外循环
发挥民生消费品制造业优势,培育“专精特新”产品
建设全球集采中心和双循环战略支点城市
跨江跨域
下决心调整行政区划
跨晋江联动两岸、跨洛阳江梯次开发
力争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5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72%
打造南翼科技创新高地、北翼新型重化基地
在厦漳泉都市圈中发挥工商业中心、闽南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作用
共同富裕
实施“四大群体增收计划”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