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县市动态»正文

践行“两山”理论 洋坑村由“崩岗村”变“聚宝盆”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5-10

“生态治理+产业开发”的路径探索,让曾经乱石岗中的洋坑村,实现从“崩岗村”到“聚宝盆”的华丽蜕变。

泉州网5月10日讯(记者谢曦 通讯员谢辉铭 吴国能)近日,走进位于安溪南大门的龙门镇洋坑村,只见青山环绕、流水潺潺。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漫步,古朴的老厝和红顶白墙的农房相映成趣,好一派山水田园风光!

谁能想到,20多年前的洋坑村,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当地土壤中的含沙量高,洋坑村有崩岗226处,是全省乃至全国最严重的崩岗侵蚀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村里兴起石材开采业,高峰时期有10多家采石场、几十家石材加工厂,这让本就脆弱的环境不堪重负、雪上加霜,山上满目疮痍、水土流失严重,山下“晴天漫天灰、雨天满地泥”,村民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谋生。

 

安溪龙门镇洋坑村加大景观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张九强 摄)

历经磨难的洋坑人认识到,再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继2006年全面实施崩岗治理后,2011年,洋坑村积极响应安溪县委、县政府号召,全面退出高污染的石材开采业,关停所有石材企业。2015年,又推进实施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对“跌死虎”“狮子寨”等废矿区进行治理复绿,建设集休闲、观光、研学为一体的地质公园,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乡村振兴,关键要走对路。”洋坑村党支部书记陈小福认为,这条路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两山”转化为突破口,洋坑村通过承包、联作等模式,在崩岗和矿山治理区相继建起120亩有机茶园、350亩经济林和果树种植园,连片种植梯田景观水稻,建设生猪养殖基地、沼气池等,形成“猪-沼-茶-果”的循环经济农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崩岗治理方式,洋坑村将2000多亩的崩岗侵蚀劣地治理成为工业用地。总占地面积1300亩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在此落户,成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经济的孵化中心,让洋坑村及周边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生态治理+产业开发”的路径探索,让曾经乱石岗中的洋坑村,实现从“崩岗村”到“聚宝盆”的华丽蜕变,成为全国崩岗治理示范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高级版绿盈乡村。

“以前是卖资源,现在要卖风景。”陈小福说,为了把乡村振兴的基础夯得更实,去年,洋坑村着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完成整村裸房整治、旱厕拆除和鸡鸭猪圈整治,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提升。

独特的地貌、秀美的风光,同样引得周边游客纷至沓来。去年,全省首个乡村振兴“生态小院”落户洋坑村,成为游客体验茶文化、农耕文化的好去处。“仅今年春节当月,来洋坑参观、旅游的人流量就达到1.6万多人。”陈小福说,村委会还成立了公司,计划把村民空置的特色闽南古厝转租过来做民宿,或土特产展示、非遗展示的场所,打造一批集生态保护、文化体验、技艺传习、研学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综合体。

陈小福透露,目前,村里正以“两山”实践研学基地为核心,规划设计崩岗治理参观路线,崩岗科技馆也将于今年7月投用。届时,游客可以到这里观巨石、赏梯田、游古厝,更加直观地感受洋坑村的巨变。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MZ011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