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场寒潮来袭 寒冬送暖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去防寒物资
今年首场寒潮来袭,带来新一轮的大风降温天气,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让人牵挂。泉州市救助站、益心社工为此携手开展新一轮巡街救助工作。连续两天来,记者跟随救助人员走街串巷寻找“街友”,为他们发放御寒衣物、食品、药品等物资,并劝说他们前往救助站暂避低温天气。
走街串巷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22日上午9点多,寒风凛冽,记者一行人来到泉州中心市区北滨江公园田安园。两名流浪人员躺在田安大桥下长椅上休息。这里四面通透,没有遮挡物,寒风呼啸而过,两人各用一床破旧的棉被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抵御冷风。
他们分别是来自四川的夏某和来自湖北的雷某,偶尔会去打零工赚钱。虽然目前都处于失业状态,但夏某表示想在春节后重新找一份工作。而雷某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他丢失身份证,难以找到一份工作。“觉得没面子,不想和家里人联系。”被问及春节回家是否需要帮助时,雷某紧裹着被子回答道。
工作人员和社工向他们分发了御寒的衣物、暖宝宝、面包等物资,并劝他们到救助站暂住,等这波寒潮过了再回来,但被委婉拒绝了。
自力更生 他把物资留给别人
上午10点多,一行人来到刺桐大桥北侧,这里不时可见流浪人员的身影。
来自龙岩的曹老伯年近六旬,到泉州拾荒两年。他住在刺桐大桥头的凉亭中,靠卖废品维生。见到曹老伯时,他正在用螺丝刀拆解一个烧水壶的底座,将金属片、电线、塑料分离出来,并分类放置。在他身后,各种材质的废品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
因为身份证丢失,他无法租到房子,附近有好心的商户想雇他帮忙,也碍于此而作罢。他打算过完年后回龙岩老家补办身份证再回来。对于工作人员的劝说,他同样谢绝了,只是领取了打底衣和手套。他说,靠卖废品赚来的钱足够养活自己,希望将御寒物资留给更需要的人。
当天下午和晚上,工作人员和社工继续走访了多处街区、桥洞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遇到“街友” 可向救助站反映
昨日下午3点多,一行人继续上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在中心市区温陵路与涂门街交叉路口,几名住在八角亭一带的流浪乞讨人员看到救助站工作人员和社工,纷纷围了上来。他们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御寒衣物、食品和暖宝宝。
泉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将持续到今年3月,并根据天气的状况调整救助活动的频次和强度。接下来几天,他们将在不同时间段走访不同区域的流浪人群,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若遇到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请拨打泉州市救助站24小时救助热线0595-22784287,让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相关新闻
老人清晨走失 民警暖心帮扶
“这么冷的天,要是多在外面逗留一会儿,真怕老人家身体受不了,太感谢你们了。”昨日清晨,市民卢阿婆急匆匆赶到东街警务站,一边帮老人穿上外套,一边不停地感谢鲤城巡特警反恐大队的民警们。
原来,当天6时许,鲤城公安巡特警反恐大队接到报警称,有一老人独自在北门街镇抚司的路口附近走来走去,疑似迷路。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老人穿着单薄的睡衣,全身被雨水打湿,走路颤巍巍的。此时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气温极低,民警立即将他搀扶至警车上,并送到东街警务站,递上热水为他取暖。在沟通过程中,民警发现老人有些语无伦次。在民警耐心询问下,老人终于说清了家人的信息,民警立即通知其家属,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鲤城公安提醒:气温骤降,广大群众要多关心、多留意家里的高龄老人,及时提醒老人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为防老人独自外出走失,建议给老人配备有联系信息的卡片或者手环,以便及时掌握老人的行踪和状况,防止发生迷路走失或其他意外情况。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