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聚焦泉州»正文

“热辣滚烫”迎盛夏 衣食住行有讲究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4-06-25

41.1℃,福建昨日最高温再次刷新。打开气象高温分布图,泉州也不例外一片“橙红”,22日全市共有11个乡镇最高温超过37℃,其中3个乡镇超过38℃。最近泉州的气温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路高歌猛进,市民们感受到了盛夏的“热辣滚烫”。

在气象学上,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现象,连续数天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专家表示,遇高温天气,公众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有所注意,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注意勤补水,避免中暑。

 



户外作业人员面临“烤”验

 



烈日难挡游人步伐

 



外卖小哥“全副武装”防晒

 



高温天西瓜受欢迎

一、生产生活

劳作

家中翻建房子 屋顶洒水热晕

“我妈大中午在太阳底下劳作,热得中暑,站都站不住。”昨日,安溪的林女士告诉记者,家里正在翻建房子,她的母亲大中午给楼板洒水降温时,突然晕倒了。还好父亲及时发现施救,母亲过了一会儿才缓过劲来。经医生确认是高温下劳作导致中暑。

“最近有多个中暑的病例,患者出现了肌肉痉挛、疼痛的症状。”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许振伟介绍,高温大量出汗导致人脱水和电解质(如钠、钾等)紊乱,继而出现中暑症状。当剧烈运动或在高温天气环境下作业后,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充充足的盐分就有可能出现热痉挛,症状包括肌肉痉挛、抽搐和疼痛等。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类型,主要特征是核心体温升高(>40℃)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口渴、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行为障碍,这些都是早期中暑的表现,发现后要及早处置,以防病情加重。”许振伟提醒道。

居家

老太在家闷晕 小伙得空调病

有人可能会说,高温天气躲在家里不出门,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身体不适了?答案并非如此。待在室内虽然可以躲避日晒,但有些误区如果不加以注意,同样也会出现健康问题。日前,一名家住泉州市区的七旬老太太,闷在家里中暑了。“这几天泉州最高气温在35℃以上,老人家住在顶楼,可能是节俭惯了,风扇、空调都舍不得开。”老人的邻居陈女士说道。

相反的是,年轻的市民小陈因为一天到晚在家里吹空调,出现了鼻塞、头昏、打喷嚏、乏力等症状,被医生告知得了“空调病”。

提醒

这些防暑误区别“踩坑”

警惕“室内中暑”

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在通风不良的室内闷热环境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供应不足,空气中污染物和灰尘可能刺激呼吸道和皮肤,导致头痛和头晕等症状。尤其一些体弱多病者、老人,因不喜欢或其他原因等不开空调电扇,同样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诱发中暑。紧闭门窗开空调一个小时,就有可能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当环境内含氧量少,就会导致呼吸过于频繁,肺部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过度依赖空调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特别是直接对着空调冷风直吹,血管会遇冷收缩。这种收缩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还可能诱发心梗、脑梗等严重疾病。同时,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还可能导致身体适应力下降,一旦离开空调环境,更容易中暑。可以通过调整空调风向、设置合适的温度等方式来减少冷风对人体的直接刺激。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保持室内外温差适宜,一般建议在5~8℃之间。

猛灌凉开水

灌一大杯白水虽然酣畅淋漓,但可能导致脱水进一步加重,因为人体在脱水情况下已经丢失了电解质,这时如果一次性饮入大量的白水,会让体液中电解质浓度进一步稀释,人体为了维持原有电解质浓度就会努力地排水,这就是“自发性脱水”,容易导致越喝越渴、越喝越排,脱水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因此在补水的同时,不要忘记补充电解质水。

有人中暑这样应对

1. 转移患者:迅速将患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下。

2. 快速降温:采取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酒精擦身等措施帮助降低患者的体温。

3. 补充水分:如果患者清醒并且能够吞咽,给予适量的清凉饮料,但避免给予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4. 监测呼吸和脉搏:尽量让患者保持平静,避免不必要的活动,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脉搏,确保其没有停止呼吸或出现严重的心脏问题。

5.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如意识不清、持续高热、抽搐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二、交通出行

大客车无法给油

小货车轮胎自燃

日前,泉州高速交警支队二大队民警接指挥中心派警,称泉南高速泉州往三明方向码头枢纽附近有一辆闽C牌大客车发生故障,无法继续行驶,车内20名乘客被困。当时临近中午,天气较热,乘客长时间滞留极有可能出现中暑、脱水等情况。民警立即联系施救及转运车辆,同时协助司机安抚乘客们焦急的情绪。据了解,该客车行驶至该处时突然熄火,出现无法给油故障。

无独有偶,6月17日20时57分许,泉州高速交警一大队接指挥中心派警,称沈海高速泉州往厦门方向大坪山隧道入口处一小型货车发生自燃,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经过调查,张某所驾驶车辆右后轮刹车轴承存在故障,行驶过程中摩擦过热导致轮胎起火燃烧,所幸救助及时并未并引燃车厢。

泉州高速交警提醒,汽车到了夏天也会“怕”热,有的还会“中暑”,出现“高温故障”,带来安全隐患。发动机高温下运行可能会导致内部零部件损坏,比如缸盖垫损坏、缸盖气门变形等,此外还可能会出现动力明显下降、加不上油、发动机熄火、不能启动等现象。

小货车爆胎翻车

伤及另一辆小车

6月22日10时34分许,一辆橙色新能源小货车行驶至沈海高速泉州往厦门方向晋江出口附近时,左后轮突然爆胎,车辆一下子失去控制造成翻车。货车翻车过程中碰撞一辆正常行驶在第二车道的银灰色小轿车,所幸涉事车辆上人员均按规范系好安全带,人员没有大碍。泉州高速交警一大队执勤民警接警后快速赶到现场处置。

泉州高速交警提示:车辆一定要定期检查,及时保养,特别是夏季高温天气,更要关注轮胎问题。高温天气驾车出行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让车辆得到适当的“休息”,最好将车停在阴凉处,防止直接暴晒。

提醒

高温天行车警惕这些隐患

预防车辆自燃

夏季室外热浪滚滚,汽车的电路、油路等容易出现线路软化、短路、漏油等情况,甚至会引发汽车起火自燃。出行前,要仔细检查车辆情况,同时不要将易燃易爆物品放在车内。

切勿疲劳驾驶

炎炎夏日,驾驶人容易出现疲劳、瞌睡,操作失误的概率大大增加,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开车前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长途驾车应确保充分睡眠,尽量避开午后和夜间行车,日间连续驾驶不要超过4个小时,夜间不超过2个小时,每次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途中若感觉困倦,应立即选择安全地带停车休息。

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家长开车带孩子出行时,切勿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高温炙烤下,车内温度会急剧攀升,造成车内人员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安全。

预防爆胎

高温天,轮胎安全稳定性差,加之胎压升高,易引发爆胎。要适时调整胎压,经常检查轮胎老化程度,必要时进行更换。一旦行驶中遇到爆胎,双手应紧握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尽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若车辆已有转向,也不要过度校正,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轻踏制动踏板,不可紧急制动,要让车缓慢减速,平稳地将车停住;尽量将车停靠于路边,并在来车方向放置三角警示标志。

拒绝路怒

高温下驾车,驾驶人易心情烦躁,可能出现过激行为,极易造成交通事故。驾车出行要保障充足的休息时间,舒缓自己的紧张情绪,再着急也不要强行插队。切记退一步海阔天空,路怒得不偿失。

三、消防安全

不到一个月

电动车起火10余起

16日晚上,鲤城区东街一家餐饮店着火,所幸被消防及时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2日,泉州消防发布提示,夏季气温高,火灾风险较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应注意防火,重视排查隐患。

此前一天,泉州消防还发布警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泉州已发生10余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6月10日,丰泽区华大街道城华北路一电动自行车行驶途中突然着火。经调查,起火原因为蓄电池故障。6月21日,丰泽区北峰街道云峰路一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突然起火。

提醒

排查隐患防患于未然

谨防电气线路故障

很多家庭常常是几种电器同时使用,而且一天24小时不停地运转。一旦用电不慎或电器超负荷运转,线路过热,很容易造成电线短路等故障,引发火灾。特别是有的电器由于老化,使用时间过长,加上通风条件不好,积热难散,更容易引发火灾。

驱蚊用品使用不当

夏季很多家庭都会使用一些防蚊、灭蚊用品,如蚊香、蚊帐、灭蚊剂等,但这些用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蚊帐轻薄,容易起火,且火势蔓延速度极快;喷雾灭蚊剂受热膨胀或被猛烈撞击,易燃易爆。特别是蚊香,由于点燃后有明火且温度高,如果摆放不当,容易引发火灾。

卧床吸烟乱丢烟头

有些人喜欢躺在床铺或沙发上边吸烟边养神,结果烟未吸完人已入睡,烟头掉在被褥、蚊帐、沙发等易燃物上而引发火灾。酒后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尤为危险。

电动车违规充电

电动自行车长时间充电或私拉乱接电线充电,容易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再加上夏季室外高温,极易引发火灾。

厨房用火人离开

夏季厨房温度较高,不少居民会在煮东西时去凉快的房间休息。如果长时间离开,极易因沸汤溢出造成灶具熄灭,引发燃气泄漏,进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